风声呼啸。
从北方吹向南方,带着凌冽的气息,席卷华夏大地。就像是斐潜的一举一动,改变了华夏的许多风貌。
汉代持续三四百年,但是实际上汉代对于铠甲的研究,并没有多少的进步,至少比起春秋战国来,就像是后世水果机的有加s的型号和没有s的型号一样,不详细看根本看不出有什么显著的变化来。
因为从春秋到战国,一直到汉代,其实华夏在技术上是领先于四周的游牧民族的,以及周边番邦,所以即便是汉代先后和匈奴鲜卑西羌百越打了好几轮,但是对于铠甲的改进需求,并不大。
已经形成技术压制了,自然就缺乏一些原动力。就像是垄断到了最后,都会拒绝新技术的更新,企图用换壳来糊弄一样。
而给汉代技术,尤其是兵器铠甲技术发展吹进了新鲜且凌冽的寒风的,就是那个败家子斐潜。
汉代,是最早证明有完整铁甲的朝代。注意,是完整的铁甲,而起有实物。虽然后世也发掘到了战国时期的铁头盔,或者称之为铁兜鍪,但是并没有一并发现完整的配套的铁制身甲。当然不是说战国时期就没有发掘出现过身甲,但是那些要么是皮的,要么是铜的,要说完整的成套的铁甲,最早的,就是汉代了。
得益于汉代有大量陪葬的传统,所以流传下来的铠甲有很多,后世大概发掘出有七八件完整的,比如刘胜的那一套……
七八件也算多么?
不好意思,这个数目真的算是很多了,毕竟华夏王朝更替,但是除了辫子朝最后留下来了一些之外,其他的朝代,能找出七八件成品的,还真不多。
汉代原本的铠甲,其实大同小异,从结构上来这些盔甲包括身甲和肩甲两部分,其中身甲的覆盖部分包括胸腹和胯部,部分身甲上还装有保护脖子的盆领?肩甲的覆盖部分就是整个大臂?肩甲又分两种?一种是披膊型,一种是半袖型。
不管身甲也好,肩甲也好?都是由锻打后的铁质甲片缀连而成的。一种是椭圆形的小甲片?一种长方形的大甲片,无论是小甲片还是大甲片,都是用绳子缀连成甲的。
然后到这里?便是汉代铠甲的最终版本了。
道:果真是以熔银而得?非锻而覆之乎?
工匠头上渐渐生出了汗珠,滴落在地面上。小的,小的……果真是如此……
斐潜嗯了一声,然后对着黄旭示意,将此甲拆出来几片,将其斩断!
黄旭立刻上前,抽出刀来,然后割断了甲片上相互勾连的皮索,取出了几片亮闪闪的札甲甲片,然后置于石上,猛的一刀砍下!
银质本身偏软,所以这个所谓的银铁合金很容易就被砍断了。
斐潜取过断成两截的甲片,然后看了一眼,冷笑了一声,径直丢在了工匠面前。此便是银铁融汇之物?
半截甲片叮当落于地面,稍微弹跳了一下便横在了地上,断口之处可以明显的看到外层和内胎的区别……
工匠瘫软在地,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拖出去!斐潜挥了挥手,相关人等,皆按律处置!
几名兵卒冲了上来,将这个工匠像是拖死狗一样给拖了出去。
液态化的银和铁,是根本不会相互融合的!所以所谓在铁水之中注入银也好,或是在熔化的银当中加入铁水也罢,是不会相互结合形成合金的。银铁合金是要在特定的条件下才能制作出来,汉代根本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斐潜甚至不用询问动机,多半是工匠以此名头,领用了不少银子,然后制作出这样的一个所谓的不会生锈的银铁合金来填补所谓的损耗,然后手下官吏也不清楚其中奥妙,甚至没有详细甄别,就当成是绩效给上报了……
斐潜微微皱眉。这就是专业不对口的问题了,现如今大多数官吏都是出身经书之家,根本不懂得什么工业工艺之类的东西,而基层若是有意蒙蔽,然后一个疏忽之下,就很容易出现这种问题,要不是斐潜有一些后世知识,说不得就相信这个是什么真的银铁合金了。
所以……
考试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