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2节雪崩下

攻约梁山 山水话蓝天 4332 字 10个月前

扑到熙河路这西北军最后一站的海盗军是总参谋长萧嘉穗亲自带队,来的过程可谓日夜兼程,为的就是加强雪崩效应,打熙河军将门个措手不及,而顺利得手了。

原熙河军主将刘法的儿子刘正彦不知与他屠灭苗家村的同案犯刘延庆嫡次子刘安世已被清算了,鄜延路和熙河路一个在北一个在南相隔可不近,海盗席卷狂潮下,西军一最南一北二部之间消息断绝,刘正彥自然无法知道自己创下的罪孽也同样报应到了。

这小子和在南宋史上搞军事政变绑架皇帝赵构想争军权上高位一样天真,还在兴奋精明地急速盘算着如何利用自家在熙河军中的影响力在投靠海盗上立大功,压其他将门一头,再出人头地,凭他自己也能恢复他刘家曾经拥有的风光显赫。

当年他父亲刘法和西夏晋王察哥血战一场,本想凭积累形成的终于能克制西夏骑军的骑兵实力,加本就厉害的步兵阵式合力好好教训察哥和夏军,却意外惨败搞得十万大军全军覆没,他父亲也当场阵亡,熙河军重组,帅位移主于姚家。

话说自从没了父亲这棵参天大树庇护,刘正彦在熙河路这的威风无俩首席衙内的好日子就到头了。

尽管那些和刘家有老交情的将门,比如大将焦安节家,看在刘法的份上对他仍多有关照,但,那是另一回事了。这种关照本质是同情可怜,而不是过去那种敬畏着捧着,正是人死势断,人走茶凉。

真正活得威风,取代了他得意地位的是姚家衙内。

这是必然的,尤其是在只重视利益淡漠交情的官场。

军人讲究的义气也绝顶不住趋炎附势的世俗和极现实的新局面下的生存压力。

刘家已经不是权威赫赫的熙河军帅门了,姚家才是现实的主子。

有新主子在不全力巴结却念旧情继续追随已故旧主,那纯属找不自在,不被新主整治已经是万幸,还想有好日子过?

况且刘正彥自己不是什么出众之辈,自己没大本事带刘家再混出刘法那样的功绩风头,纨绔一个,凭父辈残存的影响力和关系网地得以在熙河路继续逍遥过好日子而已,偏偏他自己还没数,总觉得聪明有能耐,拈量不清自己的分量,心里也不甘心放下过去的风光威风,仍是老大心态,野心大,本事低,自不量力,怕是早晚得惹出大祸,如此谁愿真对他好。

熙河路活得真正最威风体面的衙内是姚平仲,本人武力超群,有真本事,加上姚家得了势,姚平仲自然是人人追捧的新衙内老大。人生得意须尽欢。得了势,气运正旺,不嚣张点,那怎么可以?

刘正彦也不傻,也知道风水轮流转,今年到姚家而不是他家了,对姚平仲面上也知道尊着,遇到了得让着,但心里自然很不屑,瞧着姚平仲的风光得意谱很不愤,平日能避开就尽量避开,免得他这个昔日首席衙内得当众低头,丢脸。

正威风八面的姚平仲得意洋洋中也能发现刘正彥的不服心态,自然得用点手段教训踩踩刘正彥:你小子招子放亮点,瞧清楚了,现在是我姚家做了主子,你刘家是过去式了,并且我姚平仲本身就是真英雄强者,只凭我自己也能碾压你你还敢不老实低头做小

矛盾产生了。

刘正彥玩哪一样也弄不过人家,还被姚平仲故意挑事展示武力与地位,以比武讨教名义当众逼得他不得不应战却被打得狼狈下不来台,还被趋炎附势之辈起哄嘲笑那些衙内以前可都是他的跟班小弟。这恨、失落、不甘心就更强烈了

说起来都是小年轻之间的年轻气盛爱面子争风头起些摩擦,是亲旧势力在孩子之间的争执,是很常见的世俗人心,但在熙河军这也确实有不同寻常的政治意义,让和刘家关系好的将门更明白:现实是姚家厉害且当家作主了,都得紧跟形势转为忠心拥护和投效新主姚家

故旧疏离,还时不时得受到焦安节这些故旧将门之主的提醒敲打训导,刘正彥就更失落难受和愤恨了,到了此刻海盗席卷来的突然降临的局变时刻,刘正彥就难免幸灾乐祸,想着:你姚家也得意不了了。新主新势力碾压取代了你姚家我刘正彥却有了重新得势和报复回去的手段与机会姚平仲,看我怎么借海盗的实力教训你,不弄死你,怎能解恨找回面子?

可是,一厢情愿只会落得可笑,可悲。

刘正彥早忘了霸道凶残嚣张毁灭无辜的苗家村的罪恶事。

山野偏僻到几乎无人知的一群卑贱野村野民而已,死光了就完事了。还能怎么地?岂能威胁到他刘正彦的生死。

却不知此事还就是没完。卑贱草民就是能要了势大高贵者的命。

专门来寻仇的苗家子弟,龙虎二将卷着满天的仇恨杀机来了,入城第一时间就是扑上门去抓了刘正彦

刘正彦怎么受折磨和惨死就不必说了。

他有没有后悔过,有没有临死前的翻然悔悟,这也随着人死灯灭变得无关紧要。在此大变中也没人有心思在意。

因为刘正彦的如意算盘落空了,如意算盘打得更大更深远的姚家,以及熙河军部将首将焦安节等也同样失望了

海盗居然不稀罕收纳他们这样的大将之才之门

不过貌似海盗也不是没给他们留一点念想:他们家中的正直良善子弟、姑娘、无辜妇孺被海盗带走安置海外

姚古,姚平仲父子、焦安节等人实在搞不明白海盗为何拒绝自己,为何又照顾他们的那些家人就连被海盗报复寻仇死得极惨到连习惯了血腥残酷场面的军人都感觉渗人而起了畏惧的刘正彦,家中的一些亲眷也照样能得到海盗关照

海盗如此恩怨分明。对没用的人都宽容大度仁义明朗哪为什么却对他们这样的有用有大用的将门却冷漠无视了

他们自然想不到:海盗救走刘家那些人是这些人是无辜的,以后也会无依无靠难以在巨变后的熙河路这生存,是看在刘法一辈子都在努力效忠宋王朝却也是捍卫了大汉民族及百姓的财产生命尊严的功绩上,而且这些人要么是妇孺,早晚会改嫁他人转入新身份新生活,要么是有品行却没能力只能当普通人,不会在海盗帝国形成新的盘根错节军阀,不是威胁。

熙河路辖区熙、河、洮、岷四州及通远军照样被洗劫,人口该迁走的迁走,该汇聚驱赶到熙州城的全都殴打逼迫着强行汇聚去象席卷的其它西军部一样,席卷的大量粮食、武器等沉重不方便陆运的物品由大河走河船运走

西军自己就有不少船只,没有海盗这样的专门水军兵种,但有战船和懂航运的可随时抽调驾船操舟的将士人手西北也有不少大河,比如熙炣路这就有大夏河、洮河、渭河、西汉水、白龙江、祖厉河、湟水及——黄河上游。这些河流周围的人家也有大量的大小船只可利用。大河东去,即使不能通到大海,也可借力运输很远一段再转运朝廷供给西军的粮饷食盐武器等等很多也是依靠大运河勾通的诸多河流从东京船运发往西北的。西军从海边走私也多利用栽量大的水运。

另外,象秦凤路、熙河路这样的地方在甘肃一带,离四川和长江就近了。海盗动力大船更能有力转移掳掠的一切

熙河路大将,北宋名将“三奇副使”王韶之子王厚家中。

萧嘉穗和王厚亲切交谈。

按赵岳的事先指令,萧嘉穗本意是想要王厚此次就离开西北,到海外军中也照样能效力嘛,但王厚拒绝了,说他老矣,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已经慢了太有限了,不如就利用熟悉这里的这点优势继续留在这也能发挥一下有效的余热

“若是福气不够,不能在有生之年去海外帝国那真切感受一下那的新国度新气象过过新生活,死在这片土地上,那也值了。西北是我故乡。血流在这,死能埋葬在故乡也是种欣慰归宿我意已决,萧将军不必再劝。”

萧嘉穗心里是明白的:王厚如此决择本质是和种师道一样的心思,有生之年多吃苦立些功,给子孙多积点福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