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请住持下山

贫僧想还俗 老山茶 1128 字 10个月前

法海的态度在师爷的预料之中,不管怎么说,金光城的县令代表着朝廷的脸面,朝廷现在威望正盛,谁又能不给几分面子呢?

师爷说:“在下听闻,住持你早就知晓金光城会出现旱灾,不知是真还是假?”

法海说:“贫僧从小修行,灵觉是比常人稍微灵敏一些,所以在这之前是感觉到了一些不寻常的事情。”

听到法海的承认,师爷松了一口气,他就怕法海不承认,因为每一个朝代对于言论的管控都是非常的残酷,一个不慎,轻则人头落地,重责灭族,所以一旦自己的话造成很严重的影响的时候,在没有确定后果之前,一般人都不会承认自己有说过类似的话。

就冲着法海这股诚实的劲儿,师爷认定法海是一个本分的和尚,能够做到出家人不打诳语的基本要求。

师爷有些激动的对法海说:“法海住持既然提前知道旱灾,那么也一定知道旱灾源头了!”

法海说:“旱灾的源头不是人人这都知道吗!这是妖魔在作乱啊!”

当脚下的土地无火自热的时候,城中就掀起了一道流言,说金光平原下生出了一只妖魔。

这只妖魔高有十丈,身后还有一只长长的尾巴,轻轻一挥就能把金山砸裂,漆黑的皮肤下面流淌的不是血液,而是火焰,走到哪里,哪里的水分就会被蒸干,留下一片赤地。

当然这是民间的说法,那些有修为的人对此都嗤之以鼻,他们可不认为世间有如此可怕的妖魔,若是存在整个金光城早就没有了人迹。

有些学识的人也不认为是有妖魔作怪,而是认为这是一种自然的地理变化,他们也不是胡乱猜测,在这之前有过类似的案例。

那是在大唐帝国的最西边,有一块绿意盎然的草地,却在短短的三年时间之内全部枯死,然后被西北风一刮,变成了寸草不生的流沙之地。

之后有许许多多的饱学之士前去查看,其中包括道行高深的修士,但都没有看出什么名堂来,而那些没有去过的人,反而编出了各种各样的理由解释变故的原因,初开始一听,都有道理,仔细一琢磨,都是瞎扯,吵到现在还是没有一个确切的定论,变成了大唐帝国有史以来第一不解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