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呀,怎么了?”赵承嗣不清楚这个小姑娘为什么这样问。
“尽道隋亡是此河,隋炀帝残暴不仁修建了此河,这样的帝王……”
说到这里高琇莹坐了下来,后面的话她没有说,意思很明显,杨广在世人眼中那就是暴君。
刚才她听到赵承嗣在夸奖杨广也忍不住说了一句,高家可不是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家族,高琇莹也读了不少的史书。
“怎么不说?我倒想看看你有怎样的见解,就当是两个普通人的读书人在这里谈古论今吧。”
赵承嗣这样说了,她也是真的这样做了,滔滔不绝的讲了起来。
“其实虽然史书都说杨广是暴君,但我十分的同情隋炀帝,可能是我们都误解了这位帝王了。”
高琇莹的观点和这个时代的不符呀,倒有点像后世比较赞同杨广的做法的。
这一点是让赵承嗣很欣赏,说明她是他一个十分有自己思想的人,这样的人赵承嗣也喜欢。
“哦,高小娘子的观点倒是很新颖,请细细的说来。”
赵承嗣期待着这个女孩子能够带给他惊喜。
“其实我从史书中看到被人都是那样的辱骂杨广我真的是替他感到不值,太子难道没有这样的感觉吗?”
“哦,史书上隋炀帝杨广才不得民心,最后群雄逐鹿才是他失去了天下,高小娘子还有什么替他不值的呢?”
“史书都是胜利者书写的,就连他的那谥号’炀’还是唐朝的时候给他加上去的。”
而“炀”的意思是好内远礼,逆天虐民,去礼远众的意思,是极其差的评价。可见唐朝对隋炀帝的杨广是多么的反感呀。
“可是我却认为他不是这样的人,他应该获得的是汉武帝那个’武’的谥号。”
威强睿德辟圡斥境是为武,这是很高的评价了,还是正面的,高琇莹为隋炀帝鸣不平,认为他应该是隋武帝,而不是隋炀帝。
当然他也有他的理由,杨广在位的时候突厥是不敢犯境,俯首称臣,不敢和大隋朝动武。
杨广开通了一条横穿南北的京杭大运河,使得南北的交通极为的便利。
是南方的物产很容易的就运到了北方,极大的寄生了人力物力和财力。
这些还都不算什么,最为重要的就是他三征高丽,真正的是为了我华夏子民好,可是后来这也成了攻击他的借口。
高琇莹缓缓的说完,似乎心情沉重,这边赵承嗣也是在静静的听着,怎么有点像后世的史学家在为杨广正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