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普可是热衷官场的人,他前后经历赵匡胤和赵光义两朝,几次拜相,从来没有想过要辞官。
今天他对着赵承嗣说这些,你以为赵承嗣能相信。
“相爷恐怕你这愿望要落空了,我们大宋再怎么也离不开你,官家也离不开你,您这田舍翁的愿望,是实现不了啦,能者多劳,我大宋有相爷定能辅助圣天子开创盛世。”
夫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遂万物之宜,外填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也。
宰相的职位可是一天之下万人之上,赵普辛辛苦苦的想要当田舍翁,他愿意,皇帝也不愿意。
“唉,老夫也知道这相当的困难,但愿我们大宋尽早的安抚四夷,官家成为天可汗一样的人物,那个时候老夫也许真的可能成为一田舍翁呀。”
天可汗,那是李世民的称呼,这赵普心不小。
他说这话其实也代表着赵匡胤有这样的打算。
盛唐这人后人都羡慕的朝代。
君临天下,万邦来朝。
四夷宾服,皇帝被称为天可汗,这是多么荣耀的一件事。
到现在人人都还对大唐津津乐道。
自唐末到无大碍十国的战乱,中原遭到异族的荼毒,最痛心的是后晋皇帝认贼作父,成为儿皇帝。
虽然这是石敬瑭的事情,可是石敬瑭毕竟是当时的皇帝,这是整个中原的耻辱。
这还不算燕云十六州也落入契丹手中,从此北方门户大开。
成为中原更大的威胁,更是百年耻辱。
后周时期世宗柴荣率军北征,进展顺利,大有再盛世的势头,可是天不假年,柴荣英年早逝,北伐大业耽搁下来。
现在大宋可以是承继后周而来的,赵匡胤也是一个雄主,想要远超汉唐,所以他是不会放过这么一位有才能的宰相的。
“相爷,照您这样说那就更加不可能了,跟着官家建立万世功业,青史留名,也会咱们中原百姓谋福,这也是出仕的意义。”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读书人出仕,都是打着安邦定国的旗帜。
赵普虽然不是正规意义上的从科举走上仕途的人,但是他也以和那些科举进入仕途的人一样,有着同样的理想。
学号文与武,或与帝王家。
“唉,老夫想休息一下都不行,对了纯臣,来给你介绍一个人,这位犬子,赵承宗,承宗这位是朝廷的武德使赵承嗣赵纯臣,和你同岁,还不赶紧来见过武德使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