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8章 提前到来的院线制

大国文娱 香港大亨 2535 字 7个月前

双十一的工作的策划案的汇报,仅仅是小雷工作的一部分。实际上,小雷的工作范畴,已经超过了新创业电子集团一家企业,作为林棋的私人秘书,新创业系其他的集团公司的一些情况,也是通过小雷过滤一遍,再挑重要的汇报。

其他不重要的,林总可以自己事后浏览工作邮件,或是在新创业系企业内网,可以了解到相关的事项。

而在双十一策划和筹备事情汇报告一段落后,小雷又将关于邵氏院线的国内首家影院开业的简报递给林棋过目。

国内的电影发行机制改革的文件,这次的改革,直接跳过了原本历史上93年的过度改革,让电影发型制度更加市场化。

从建国到上世纪90年代初,国内电影发行放映都延续一种统购包销加层级发行的模式,即每部片子都由中影公司一次性以固定价格买断,然后按照省市县的行政层级依次派发到各地电影院。这种模式,非常不市场化,卖的好的电影和卖的差的电影,收入并没有多少区别,这样一来,严重压抑的电影投资的热情。比如,《少林寺》当年那么火爆,但实际上,制片商和发行商,仅能拿到卖拷贝的钱,相当于普通产品在卖,而不是文化产品,也体现不出,《少林寺》拍火了之后,能给影视制作方,带来的利润。

反倒是香港那边《少林寺》仅有一千多万出头的票房,却是远远比国内2亿以上票房带来的利润要大的多。

因为,国内《少林寺》火爆,不过是火了底下的影院,购买了拷贝之后,不会再支付更多的票房销售分成了。更过分的是,一个地区的影院放映过了之后,再把二手拷贝卖给下面的放映单位。一份拷贝,可能被十家以上甚至更多的影院放映几年之久,一直放映到电影拷贝作废,不能再放映为止。然而放映了可能超过上千次,却仅支付了购买拷贝一次的钱。

而香港采取的是市场化的票房分成,即使是再不好的分成制度,也比那种大锅饭,热门的电影和冷门的电影,都是卖拷贝。顶多是冷门电影卖几十个拷贝,热门电影卖了一百多个拷贝的区别。

也正是因为,过去的制度压抑了电影的投资热情,投资方知道,最多全国的收入加起来,不可能超过200万。所以,投资电影一般也就几十万至一百万到头了。成本一直压的这么低,自然导致改革开放初,国内根本没有所谓的大片。

别说的跟好莱坞大片比,就是跟香港的电影比,不说其他就是成本方面的差距,也是非常巨大的。这也导致,改革之后,观众纷纷的看港台和海外的影片,国产片短暂的高潮之后,迅速的开始回落。

所以,到了90年代,进行了一次发行制度改革,不再是由中影公司一家单位作为发行方。也取消了那种一个拷贝多少钱的买断制度,而是开始试行电影票房分成制度。不过,90年代的分成制度,并不是太成熟,管理方面有严重的漏洞,瞒报票房很普遍,比如,试行院线制度之后国内票房不进反退,倒退到10亿元一年的水平,停滞了多年。

一直到2003年左右,院线制度改革成熟之后,电影票房市场才迎来了十多年时间增长了近50倍,也使得中国电影票房市场,成为仅次于北美的超级大市场。

而之后的国产电影,固然是有不少烂片,但是《战狼2》、《红海行动》这样这种意义上的大制作、大场面,也是越来越多。这主要是因为,院线分成制度,让一些真正好看卖座的电影,是有收入和利润的。

总的来说,国内电影想要源源不断的拥有大片,主要应该是靠国内电影院线市场的开发。海外的票房分成,仅仅是补充。

即使是好莱坞电影巨头,也是先重视美国的本土院线分成市场,之后,才是海外的发行业务的收入。因为,本土市场的渠道,能分到的收入是更多,也减少了关税等等开支。所以,本土市场的一块钱的票房,至少等同于海外三四块钱的票房的分账收入。

理想的情况下,就是本土市场就可以赚回一部大片的投资。之后,出口到海外市场,无论产生多少收入分账,都不过是赚多赚少的问题。

也正是因此,林棋将国内电影票房市场正式的试行院线制度,视为华语电影市场,真正开始腾飞的物质基础。

相对于国内的市场而言,香港和海外的华语片市场的想象力空间,都是太小了。

“邵氏院线在国内市场已经开业了?”林棋很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