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6章 人才争夺大胜利

大国文娱 香港大亨 2702 字 7个月前

苏联彻底解体,这个世界上唯一可以抗衡美国的存在消失,美国成了最强的超级大国。苏联解体建立的过程,不计成本的投入了一些科学领域和工程领域的研发,曾经培养出了大量世界顶级的人才,打造了几十年后人类甚至无法再度复制的奇迹。因为……很多奇迹的成本很高,即使是很多国家,也望而生畏,不愿意投资。

在苏联解体的过程中,前苏联国家的一些本土势力,已经开始通过各种的人脉和手段,来瓜分苏联的财富。比如,工厂、机器设备、资源等等……

而全世界的主流的大国,也都在苏联境内,开始了挖墙脚!当然了,也只有最顶级,最值得挖的人,才会被西方国家,主动的挖走。

实际上,人才是最宝贵的财富,比如,日本、德国二战之后,能再次经济崛起。主要因素,就是因为其战前已经普及了基础教育,并且有了工业化的基础。即使工厂炸成废墟,很多企业家破产了,但是有一堆的人才底蕴,那么,只要有机会的话,是可以崛起的。

对于人才的重视,美国也曾经尝到了很多甜头,曾经,一堆的一流科学家都是欧洲人,但美国靠着一战、二战等等因素,吸引动荡的欧洲科学家移民到美国。比如,核武器的理论到具体实现,主要都是靠着欧洲顶级科学家移民的作用,美国本土人才培养体系乏善可陈。

二战之后,美国和苏联军队先后占领半个德国,苏联更重视机器、图纸,几乎是搬空了东德值得搬的工业物资,因为,相对于德国的精密机器,当时的苏联的傻大黑醋的机器,全部都是垃圾。后来,东德发展不如西德,很大程度上就是苏联在4050年代搜刮机器和生产资料太厉害了,几乎是拆了东德的产能,所以,发展越发越不如西德。

二战后,美国对德国的搜刮,主要是金融、科技人才方面的。金融方面借债给德国重建,有军队驻扎不怕不还。另外,就是美国自己能生产大量机器,标注也跟德国不一样,所以,未必就会拆机器去美国,凭空造成标准不兼容加上重复建设,所以,美国大量的搜索德国的技术专利、设计图纸更关键的就是人才!

二战时期的美军很多武器,仅仅体现在产能上,这是美国的资源优势和经济优势,并不是武器比轴心国更优。比如,德国在很多的武器上,就比美国强大。以至于,后来大量德意志第三帝国时期的科研项目,大规模的被移植到了美国本土,用的人才还是当初第三帝国的人才。二战之后,美国最大的红利,除了真正获得的霸权,重订了秩序之外,搜刮欧洲的顶级的科学家和科研团队到美国,这些科技红利,也是美国战后的科技领域井喷的原因。

所以……苏联解体后,美国自然是大规模的运作,试图挖角前苏联人才!可惜的是,苏联仅仅是自己内部解体分裂了,并不是被占领。所以……美国挖人才的效率和力度,远远输给当初的二战之后。二战之后,美国军队在欧洲很多地区驻军,直接就是派兵按照名单,去“请”有价值的人,配合工作,去美国继续研究。但现在,美国不能靠着军队强行去征用苏联的科学家,只能靠着金钱和待遇吸引。

当然了,美国拉拢的仅仅是少数顶级人才,绝大部分苏联基层科技人才,美国是看不上的,这种低端的科研民工,美国并不缺,每年都有全世界前去投奔的底层科研民工,甚至比苏联人的成本更低。

但是,顶级人才却是不可替代的,有名有姓的那些顶级人才,放在全世界特任何一个国家,都可以被当做国宝。

比如……金琴科瓦列里,就是一个这样的人。

金琴科瓦列里教授曾在乌克兰安东诺夫设计局工作过20多年,主持和参与了参与“安-727471”,“安–263032”,“安-124”,“安-225”,“安-70”,“安-140”等飞机的设计和测试,具有丰富的飞机寿命评估、飞机结构设计和风洞试验测试的经验。

其中安-225运输机(乌克兰语:АhtohoвАh-225“p?r“,英语:antonovan-225“riya“),北约代号“哥萨克”(ssack),是一架离陆重量超过600吨的超大型军用运输机,截止苏联解体时,安-225运输机都是世界上载重量最大的运输机。

一直到21世纪,美国才研发出了超过安-225运输机的超大型运输机。

苏联解体后,美国第一时间找到了金琴科瓦列里,开出了诱人的条件,包括在国内的科研机构,安排年薪几十万美元,并且提供全家移民美国,给予住房、福利保险等等一系列待遇。之后,可以根据项目表现,提成更多奖金,甚至可以做到赚几百万几千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