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众臣山呼万岁之中朝会结束了。这又是一个圆满的朝会,史官会记下皇帝和大臣为了国计民生同了许多重要的决定。却没有人会再关心大宋朝一个小百姓的被欺凌的事。
包拯接到了朝廷嘉奖的公文却一点儿也高兴不起来。提刑司回复了丁明启的案件处理结果,盐铁司那些被包拯抓到的差人全部被判定有罪,将会被按律惩处。丁明启也因对下属管束不严被撤职查办。
包拯对这样的结果着实是心有不甘。通过对闫妮的询问包拯可以确实这件事的主谋就是丁明启,可是却没有证据可以证实。盐铁司那些人的口供在经过提刑司重新审问之后完全变了样,将所有的罪责到推到了辛建的头上,辛建还都认了。但就这件事辛建还罪不至死,不知什么时候又会被弄出去了。包拯自己的官太小了,如果官再大一点儿就能直接到皇帝那里抗辩,没准还能换来皇帝下令对此事的彻查。
“可惜我们晚了一步,如果说当天将丁明启现场抓获的话,他就没机会狡辩了。”武柏看着包拯递给他的公文说道。
“查案之中我们还有许多细节要注意。”包拯知道以大宋的科技水平,查案的技术也是十分落后,许多案件的破获都是靠着嫌疑人的口供,一旦让嫌疑人逃了,这案子就难破了。
“我们以后会小心的。”武柏也觉得明知主犯是谁却不能将他绳之以法很是惭愧。其实这事跟他还真没有什么关系,他已尽力将他该干的事全干了。
“我要写奏折提请皇帝下令重审此案。”包拯决定尽自己之力做最后的努力。
武柏见包拯坚决的样子,没有再阻止,他也希望包拯的奏折能真有用。
闫旺一家听说了包拯抓起来的那些人竟然是盐铁司的人。他们也明白盐铁司是比县衙还要大的衙门,对包拯更是十分感激,他们家中穷送不起牌匾,却还是找人写了一个青天的横幅给包拯送了过来。他们朴素的认为包大人不爱财,这在天长县尽人皆知,包大人到天长县已为那些饥民补了不少钱。那包大人一定会爱名,给包大人送一个青天的称号,他一定会喜欢。
包拯接受了青天横福,却在众人离去后立即命包兴收了起来,他觉得自己受之有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