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只有简简单单的三句话,并没有太大的问题。但是这件事若是交到具体的人手中,却会是非常繁琐的事。
修改秦法!
绝对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完成的目标,特别是此刻的秦法并不成熟,想要彻底成为一部帝国律法,还需要千锤百炼。
这也是大秦帝国朝野上下不反对的原因,因为修改秦法的这段时间,足够大秦沉淀下来。
到那个时候,大秦帝国早已经具备了封禅泰山的资格。
……
心中念头闪烁,三件事都说完的秦帝嬴斐再也不愿意继续待下去了。他望着底下的文武百官,一字一顿,道:“诸位爱卿在此商议,给朕拿出一个可行之策。”
“诺。”
……
秦帝嬴斐对着魏浩然一挥手,两个人一起离开了未央宫。又在半路上,秦帝嬴斐,道:“发生了什么事?”
魏浩然脸色难看,听到秦帝嬴斐询问连忙肃然一躬,道:“禀陛下,蛇穴有人回来了,此刻就在书房之外。”
“蛇穴?”
沉吟了片刻,秦帝嬴斐终于想了起来。随及一摆手,道:“摆驾书房,朕要见见此人。”
“诺。”
……
书房之中,秦帝嬴斐深深的看了一眼蛇穴中人,暗号,身份等等一一对上之后,道:“蛇穴突然出现,到底发生了何事?”
“禀陛下,罗马传来消息,尼诺大军已经隐隐不支,请求陛下支援!”
闻言,秦帝嬴斐神色一顿,仔细的思考了起来。沉吟了半刻钟后,嬴斐,道:“详细说一说具体情况,朕需要了解一下。”
“诺。”
……
“如今的罗马,称为罗马帝国。其前身为罗马共和国,由于它极速的扩张使罗马超出了一个城邦的概念,成为一个环地中海的多民族、多宗教、多语言、多文化大国。”
“成帝,河平二年,元老院授予盖乌斯·屋大维“奥古斯都”称号,罗马共和国由此进入帝国时代。”
……
秦帝嬴斐是一个极端复杂的人!
在这一点上,大秦朝廷之上,人人都有一个清楚的认知。毕竟一个性格不极端的人,也做不好一个君王。
待在荀姬的墓前,秦帝嬴斐说了许多,将心中的不解,心中的疑惑都说了出来。哪怕是没有人给他解释,也无所谓。
站在了风口浪尖的秦帝嬴斐,如今需要的不是解答者,而是一个安静的倾听者。大秦帝国的群臣做不了,后宫佳丽也不可能。
他只能对着坟墓吐露心声!
……
自从荀姬的墓前归来,秦帝嬴斐下令召开天下统一之后的第一个朝会。
……
“臣等拜见陛下!”
当嬴斐落座,三公九卿以及文武百官纷纷躬身行礼,神情恭敬,一如朝圣。仿佛这些人是迷茫的信服,而嬴斐是无所不能的先知一样。
“诸卿,入座!”
“诺。”点头应诺一声,以三公九卿为首,文武百官陆续坐下,盯着眼前的长案一丝不苟。
“魏浩然,宣旨!”嬴斐开口,一旁早已经准备好的魏浩然走出来,高举圣旨:“陛下有旨,中原一统皆赖诸卿之功。若无诸卿一心统一,大秦帝国也不会横扫天下。”
……
“今班师回朝,朝议开始——!”
这个时候,整个未央宫安静的落叶可闻。所有人都清楚,这一场朝议秦帝嬴斐才是重点之中的重点。
正因为如此,这一刻,几乎所有人都翘首以盼,将目光望向了秦帝嬴斐。毕竟中原大地统一,也是到了封侯拜相之时。
特别是三公九卿心里更加清楚,这一场朝议基本上是制定大秦帝国未来的国策的开始。
故而,几乎所有的人都是沉默的!
秦帝嬴斐目光如炬,环顾一周,看着底下的文武百官,道:“诸位爱卿,今日朝议有三个主题。”
“第一事便是制定今后大秦帝国要走怎么样的路,第二事件便是对于文武百官以及军中诸将的战功功劳核定。”
“第三,商议封禅一事!”
……
“嗡……”
随着秦帝嬴斐的一番话出口,顿时整个大殿之上喧哗声大起,大秦帝国的文武百官纷纷吃了一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