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献忠这几年来,等的就是这一刻的到来,现如今大军即将出动,而他却留在成都这个大后方是绝对不可接受的,于是他当即便回绝了诸臣的建议,并且当即下诏明示他必须要亲自领兵,这件事不容再有人提出反对意见。
一方面,是他必须树立起自己的威信权威,才好控制军队,使得哪怕干儿子们有异动,下面的军官也不会支持,另一方面,喜好享受的张献忠,也对于江南的花花江山垂涎的很。
成都的大臣哪有什么精英人物,其实也早已习惯了张献忠的跋扈狠辣作风,见到劝进无效,于是只得偃旗息鼓了下来,各自都开始将精力放在了准备打仗的事情上。
这次东征将是决定大西朝命运之战,所以大西上下无不都十分重视这一战,而这一战他们所面对的,原本最大的顾虑,在北方领精兵,实力可怕的长老会,一旦打到一半,随时可能直接杀到,现在却是不再是威胁,那些长老自己将兵马派出去拯救一些弃民,使得不少的秀才级别的人物,还以为自己就是真命天子,而在张献忠的血腥统治之下,所有人可以说勉强统一了认识,那就是他们此次征讨江南,还真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
所以不管是探子部门,还是张献忠组建的好像草台班子的六部尚书们,乃至是军方的几个干儿子,都开始为这一次战争做起了准备工作。
所有人都知道,这一次东征将会是一场超大规模的战事,兵力方面倒不是很大的问题,我们的张大王有着韩信的信心,讲究的就是多多益善,最大的问题便是后勤供应方面,大西立国之后,堪称的领导方针下,对于经济的发展简直是放弃不管。
当然了,以四川的地理,如果不能依托长江,加强对外贸易,似乎干什么都是然并卵啊,虽然眼下实力已经很强了,但张献忠也痛苦的发现,在四川盆地想打出去,也是千难万难,当年诸葛孔明都几乎做不到的事情,让他又如何。但天府之国的底蕴还在,历史上四川人民可以在张献忠死后,十几年了,依然不断反抗满清,就证明了,还是很有财富和力量的。
财政和物资都非常不足,对于一场消灭南明这样的大战,需要的物资是一个天文数字,整个四川的船只就那么点,想造船,没有几十几百万两银子投进去是不可能的,更何况这还牵扯着工匠和木材的准备,以大西的生产能力,而且给他们准备的时间也非常仓促,想要完成这样大规模的物资调运和兵力调集,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虽然乱糟糟的,但斯大林修铁路的策略,对于这些战战兢兢地可怜虫还是很管用的。
好在大西新立国不久,各部还未形成官僚作风,相互之间推诿扯皮的现象也不明显,而且所有人都知道张献忠本人就是一位擅长偷奸耍滑的胥吏,谁都知道在他面前偷奸耍滑的结果绝非是云淡风轻的玩笑话,而是真正的“重重有赏”,所以这些可怜的文官只能通力合作,通过压榨四川百姓,将这部战争机器搭建起来。
好在这次张献忠的打算就是快准狠,趁着长老们忽然傻了,把自己的军队用在红毛人身上,而他的目标,就是湖广、南直隶、江西,只要拿下这些地方,张大王有自信,凭借着这里的财富与物资,他完全可以对抗长老们。
在这样铁血而效率的调配之下,大批民壮被调动起来,重庆成为了一个大兵站,开始大批量的通过长江,顺流而下,大批的粮食、弹药、器甲装船。
长江上的漕船,以及各种货船也再一次忙碌了起来,由于长老们推行的海运政策,以及许多人的保守,原本在运河为主要生意的船主们,看在金钱的面子上,开始为张大王工作。
大批大西国的兵马,也从各地纷纷被抽调出来,朝着登船的位置集结了过去,此次张献忠除了一个义子艾能奇留守四川,带着最后的预备队准备接应之外,孙可望和刘文秀全都随军前进,而李定国也接到命令,想办法尽量发展军力,争取与义父汇合。可以说,精锐尽出,参与这一次的北伐行动,这就牵扯到了很多地方的兵将的调动。
虽然刚刚发了一笔财,但是在江南花花之地的诱惑下,孙可望还是抖擞精神,抽调精锐,参与这场盛宴,他拼凑出来的十万人马,倒是有不少可靠性不错的部队,收编的土司军队虽然军纪和训练不足,但敢打敢拼的光脚汉子,可是不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