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2章 带偏

明末球长 一脸坏笑 2205 字 9个月前

为了废除轿子,长老会真正举起了屠刀,这些哭哭啼啼的儒生跪在地上哀嚎,自己年纪老了,不堪大用,但新朝不能如此亏待文士啊。

既然连路都走不了,那就滚蛋吧。

吴名知道,对于长老们来说,真正的敌人是这个国家的文人统治阶级心目中形成的固执己见的意识形态,在他们的思维中,盘剥百姓只是日常,欺压良善只是本能和天理。

为了轿子一件事,起码杀了几十个瞪大眼睛,声称不相信长老会为了轿子杀人的公子哥后,才算是最终消停。

对于长老会来说,金山银山都是经济问题,可以谈,轿子问题是原则问题,不能谈啊。

当然了,某些长老脑壳坏掉,在传播谣言的时候,各种谎话夹杂起来,海外仙人版本外加宋代皇族后代夹杂起来,这一下却捅了马蜂窝。

宋代是什么时代?

李清照的词、赵明诚的古董、少女唇采的百万龙茶、瘦金体、不杀文臣、汴京人口百万、杭州何其烂漫、泉州极尽繁华、东京夜市、钱塘弄潮、扬州花魁、洛阳菊花,这些繁华的美好,和普通人有什么关系?

以盘剥手段而论,宋代几乎做到了封建王朝时代的极致,对百姓的盘剥远远超过历代,就连朱熹都忍不住要说古者刻削之法,本朝皆备。

比如我大送收夏税,本来一斗麦子50文钱,但朝廷收税时却要按照每斗100文收,除此之外,还有附加脚钱20文,仓耗20文,于是硬是收去了农民140文钱。

正税已经是如此,还有各项杂税,买卖农具要收税,买卖牛羊要收税,粜籴粮食要收税,修盖房屋要收税,牛活着要交税,牛死了还要交税,总之,皇帝万岁,百姓万税。

老百姓种一年粮食,不够糊口,甚至“场功甫毕,簸糠麸而食秕稗,或采橡实、蓄菜根而延冬春“,刚收完粮食,就要吃麸皮咽野菜充饥。

当然了,这种小事情,自然不在大多数文人的眼光里,原因很简单,对他有利啊。

老百姓的穷苦,意味着文人的得意。

宋代俸禄包括正俸、禄粟、职钱、公用钱、职田、茶汤钱、厨料、薪炭等许多令人眼花缭乱的名目,大多均以钱支付,还有谦人、衣料钱,反正在大宋做官,是真的什么都给,什么都管的!

这就是问题的本质所在,问一个人,哪个朝代好,得到的回答肯定不是好坏,而是哪个朝代对他好处最多。

对于许多心怀大宋美好时代的文人来说,要求光复大宋国号,同时按照大宋时代的标准优待我等文人,至于投降后还算老实的吴三桂李自成等人,当然是直接绞死。

文人执政,通常都将背信弃义做到极致,但人家会找理由啊,现在传说中有大宋光复,别管有没有,先过去劝进总是有的!

也不知道是谁传说,赵佳人就是赵宋后裔,还是位公主,自然引起了许多人的觊觎,许多人送去了艰涩难懂的诗文,打算就这么入赘新朝廷云云。

原因很简单,只要你是文人,你怎么可能不喜欢宋!

就是因为宋朝空前绝后的抬高文人地位!

利益相关,屁股决定脑袋,脑袋决定嘴巴,大明朝这帮文人以及后世大v们,当然憧憬宋朝,吹嘘宋朝,这要穿越回去那就是一等公民啊,特权福利应有尽有,错了也不挨打,更不砍头抄家,换谁不乐意?所以得吹宋牛逼,经济文化这么吊可都是我们文化人建设的好,所以得提高我们社会地位和尊重,最好给特权,来个一等公民待遇什么的。

这些人,在被确认无关政局后,都被流放了。

原因很简单,他们已经将自己进化为中华民族内部的脓疮,其他人的幸福生活就是他们的大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