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那些地方官,见到横的,却也是没有办法,于是就将赋税的重责都压在了那些小门小户,或者老实人头上。
老实人,你那可怜兮兮活该去死的本质,连古代人都是认可的哦。
宗族抬头,是大明朝体制问题的表现,是其国家机器外不能抗外敌,内不能理秩序的表现。
此时就是这样,李向前绝对确认,这些宗族们调动起来的效率,绝对比不上官府征召他们的速度。
“鸣枪示警。”
李向前吩咐一句,立刻有人朝天开枪,一下子吓住了周围蠢蠢欲动想围过来的人群。
李向前拿过扩音器,喊道:“全都给我后退!想吃枪子吗!”
他走前两步,看着那些百姓,他们看起来都老实的很,不过却是相当的可怕,一旦被煽动开来。
“扔他!扔他!他的枪打不远的。”
虽然没有人教给他们,这些乡民却无师自通的学会了后世的巴勒斯坦人如何对抗以色列军队的手段,扔石子……
后世的时候,巴勒斯坦人因为内外各种问题,逐渐在对抗以色列人的过程中越来越弱势,原本还有枪有炮呢,但逐渐失血后,巴勒斯坦人最后只能用石子对抗以色列人的先进武器,用逃跑对付那些先进的无人机轰炸了……
不过,对于这些乡民,这却是效率最高的手段了。
李向前无奈,稍微一指挥,就把曹举人全家男丁堵在前面,石子扔中了曹举人的儿子等人,都纷纷呜呜哀嚎起来。
看到这样,自然是停手了。
阎应元慌忙拉架起来,“大伙停手,这是帝都来的大人,是要进城问案的,你们这样是要激怒帝都,反而是害了曹家一家子啊。”
阎应元也算是名人,不少人都知道他,而现在,这些外乡人果然够卑鄙,用我们曹家的人做挡箭牌。
李向前记忆起来,后世的时候,入村抓捕最难的一点,就是村民无理的维护,偏巧警察的帽子扣下,还不能对百姓动手,而人道主义的狗屁,使得许多干警一边被村民围攻,一边还得保护犯人。
“新时空就是好啊。”
现在多好,早点学会用犯人做挡箭牌,自然是无往不利的。
此时,城墙上忽然出现了声音:“你们是什么人,为什么敢扣下本县的典史!”
李向前举着扩音器,喊道:“我们是帝都来的,马上开城门,我们进城是找你们县令有正事的,不开门,我就只能硬闯了!”
“你们先放了阎典史,再放了曹举人一家,这里可是我大明治下的地方,容不得你们来横插一杆子!”
李向前冷笑一下,喊道:“我先放了阎先生,让他和你们说,告诉你们,人权是大于地球的,是大于民主的,是无限大的,我们既然有了确凿证据,那么就有权力来审案了。”
阎应元有些慌乱,这一开这个头儿,造成无数血仇可就化不开了。
江南的人,谁不知道,军头高杰的未亡人邢夫人,现在居然握住了兵权后,接受了帝都的支援,却恶狠狠的将魔爪伸向了南方的各州,声言谁敢称帝就打谁。
何必为了这么一点“小事”就惹来兵灾啊。
所谓恶人自有恶人磨,就是这样了,如果真是苦主上门,外乡人和本地豪绅之间的pk,自然是有所偏向,但是现在,人家一看就是传说中的帝都来人,和人家硬顶,不是给全城百姓惹祸吗。
阎应元不断在下面喊话,当然了,似乎也是没用。
不过,远处的土路上,远远的却奔来一群人,他们虽然手持农械,却是气势汹汹,却不是传说中的宗族大军不是?
“有意思。”
李向前指了指,说道:“江南这地方,不比北方,宗族权势太大了。”
阎应元有些冒汗,说道:“这都是不明真相的乡民,待我去劝服一下。”
看着李向前似乎见鬼一样的眼神,阎应元赶紧奔过去,和那些听闻曹家出了事后,就奔袭过来的宗族壮丁们解释起来。
这不解释还好,一解释又坏了。
什么?北方人来我们这里抓人,你不但不拼命阻拦,还在这里让我们散开,对了,你小子也是北方人!
果然都是一丘之貉啊。
阎应元也被骂了不少,作为外地人,他为了在此地站稳脚跟,确实需要付出很多,做事要公道,每日勤奋不敢懈怠,最关键的是,统治基础可就是这些人啊。
曹家既然是做了几十年的举人,虽然考了几次帝都的科举,就因为那些东林党把持考试把持的太厉害,吃干抹净太恶心,因此早就放弃了,但是靠着这个举人身份,原本一个被讥讽歧视的屌丝穷秀才,才一下子变成了拥有千亩良田的大人物。
作为曹家的头面人物,曹举人可不能出事,曹举人出了事,之前投献托庇逃避的农税,不就又要交了吗。
虽然那十几个疯疯癫癫的家伙也嚷嚷着什么免钱粮,但是外乡人说话哪有自己人说话可靠?曹举人说他们是该死的,他们自然就该死。
朱元璋大小就吃苦。
因此当了皇帝,作为一个可以歧视一下读书人的人物,他思考的方向却有些不对。
他想的是稳定压倒一切,就是大明朝的体制建立起来,就可以延续下去,什么匠户做工,军户当兵,多么和谐,多么……
同时,只有鬼才知道朱元璋小时候那些奸商给他留下了多么可怕的印象,估计那些人算是对中国的商业发展造成了多么大的伤害。
仇视商业不是一句空话。
比起南宋时候,大半收入,哪怕只有江南半壁,都可以找机会与北方敌人抗衡。
朱元璋对商业的作用缺乏认识,在对待商业的国策上,充满了倒行逆施,纵观中国历史,虽然一直有农本商末的看法,但从汉唐到两宋,商人的地位还是在不断上升的,商业在国民经济的重要姓,也越来越高,到南宋时,甚至已经取代农业,成为国家财政的主要来源,哪怕是异族入主中原的辽金元朝,商业也同样兴盛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