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6章 不杀

明末球长 一脸坏笑 4347 字 9个月前

“这个案子就到此结束吧,孙之獬又不是什么重要人物,起码现在没有表达出来什么隐藏起来的东西,至于量刑,这么大了送去澳大利亚似乎也没什么用啊。”

梁存厚说道:“那就坐牢?”

“偷窃国宝,本身就该杀,要不是……哼哼。”

梁存厚说道:“你也不能这么说,咱们后世是什么情况,国宝被毁损了多少?新时空不管怎么说,永乐大典是保住了,而且各种宝贝也都在,许多原本流失损坏的好东西,比如唐伯虎啊,文徵明啊,都留下了,所以,文物的潜在珍惜度就在下降,所以,反而是我们大惊小怪了,我非常理解,这个孙之獬根本不把偷文物当做罪责的原因,大明朝的人,已经将这种行为当做福利了啊。”

李向前说道:“那就发回原籍,监视居住,同时其子孙三代不得考公务员考试,直接灭掉他就是了,按照我的理解,这在新时空,反而是很大的刑罚了吧。”

的确。

在后世的旧时空里,惩罚一个人不得进行公务员考试,本身就是小事,能被这么罚的人,基本上都是公考作弊,而有实力作弊的人,可不在乎几百万的开销,大不了去做生意啊。

但是,在新时空,这却是威力巨大的杀手锏,所谓的士农工商,意思很简单,就是身份上的高低贵贱,人上人不是瞎说的,而一下子从人上人变成了普通人,那么可以说是毁灭性的打击。

事情也就到此为止了,他们才没心思在这些书生身上在意什么。

“下面都是什么情况。”

“有些书生很不满嘛,正在串联,要求咱们提高待遇,额,主要是举人们和秀才们,发现咱们基本上停止下发禀生的粮食,甚至也不打算认可举人的身份,事实上,这个身份已经没用了。”

依靠海外掠夺得到的黄金,以及精简机构的好处,长老们的负担成本很低,而对这些举人无所求,不必要求他们如同以往那样,作为一个地方的稳定器,看守地方,因此在构建新社会阶层的进程中,秀才,举人们,基本上都是被长老们所抛弃的。

一句话,我对你无所求,无所欲,你对我全无用处,那么你存在的价值是什么?看戏啊。

得罪既得利益者是要被挂路灯的,当然现在的帝都稳定的一逼,虽然被怨恨,但也是毫无用处的怨恨啊。

帝都就是这样一个地方。

藏不住秘密。

黄道周毫无身份,再想跟在朱慈烺身后混进宫中已经不可能的,随着出入平安号已经在选址,搬离帝都,同时长老们也挨个离开,紫禁城逐渐开始了朝着故宫博物院转变。

他痒痒然回到了太子的居所外,知道朱慈烺是要等到傍晚才能回来,而心里就好像一个抓挠的小痒痒挠一样,一想到那个忤逆的孙之獬,居然向长老说什么,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要求把自己的头发剪成那个髡发的样子,简直就是受不了!

虽然今日的事情不成,但朝廷的事儿,历来的有人提出后,反反复复多少次,才会有所成。

也就是说,孙之獬的话,会成为一个引子,总有谄事上位者的人,渴望依靠一些无用的词句,一纸公车上书的无用话语,就可以换取无上的地位。

这种人从古至今就数不胜数,黄道周最大的恐惧就是,万一真的……

黄道周狠狠的咬咬牙,说道:“难道贵众真的打算如此行事吗。”

吴名耸耸肩,一边往外走,一边说道:“这就不是你所能理解的了,对于群众的品味喜好,我们基本上不干涉,除非会影响战斗力。”

黄道周急道:“但是此人如此大逆不道,为什么不惩戒他?”

吴名怪异道:“不杀言官,不是大宋大明引以为戒的制度吗,这个人虽然不是什么言官,说的话也是颠三倒四,但是毕竟也是说的国事,也没有诽谤造谣他人,那就没什么事。”

黄道周说道:“那奸佞之言,怎么能与言官为朝廷社稷的肺腑之言相比?”

吴名说道:“谁是忠臣,谁是奸臣,难道标准完全在你手里,那直接让你称帝当皇帝得了,反正你就是皇帝啊。”

黄道周却是不忿道:“真命天子只有一个,乃是太子。”

吴名说道:“所以说,谁是不是忠臣,都是你们这些人做主了。”

黄道周傲然道:“老朽饱读诗书,一生秉正为公,自然当得品评人物之权!”

吴名说道:“所以,越品评大明朝越是要完蛋?”

黄道周急了,说道:“你!”

吴名懒得理他,说道:“你这种人,不就是搬弄是非,艰险阴毒吗,孔夫子说的乡愿,就是你们啊,不说别的,大明朝都乱成什么样了,结果你们把锅可以甩给任何人,而把持了政权的儒生们却变成了最无辜的存在,这不是最可笑的事情吗。”

“岂有此理,岂有此理!”

吴名懒得搭理这些书生,反正他们也翻不了天,正如后世时候,这些儒生基本上都进化为了各种大v,开始了自己的表演,虽然不是分管领导,他可是知道,最核心的新军,按照李向前所说,已经可以进行独立的渗透作战,以其武器威力,虽然不可能歼灭大鼓敌人,但是完全可以依靠零打碎敲的战术,或者狙杀任何一个敌方目标的作战。

那些突击队都是宝贝,轻易不能使用,不过也给了吴名最大的底气。

吴名以前看小说的时候,对于一位强大的侠客郭靖感觉奇怪的很,郭靖想守住襄阳,完全可以在每天晚上吃完晚饭后,去城外蒙古人的营地里消化消化食儿,饭后走百步,顺便杀几个蒙古军队的中层军官,哪怕对面有多少人,也经不起一个bug人的屠杀啊,哪怕害怕几十万人的袭击,那你跑去敌人的各大城市,乃至于首都去啊,挨个将中枢官僚体系屠戮干净就是了。

后来,吴名有看到,这个作家笔下,还有一位英雄居然骑着打了黄金马掌的马匹,而众所周知,黄金这玩意,做成马掌,不是害人吗。

后来才想明白,这些所谓的文人,大多数不通世事,不理正事,可以说与现实脱离情况严重,自然不明白客观的真实。

他们在脑海中,构建出来一个三代之制的世外桃源,在那里,读书人永远都是高种姓的管理者,而底层屁民,哪怕饿死也不能反抗,还要忠心耿耿的将最后一口食物贡献给他们,将年幼的女儿献给他们玩弄,任何的外敌都是脑残,只需要他们的只言片语,就会跪地投降,所谓太白醉草吓蛮书嘛,都是这个调调。

当然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从古至今,那些蛮夷基本上没有被他们忽悠而投降的,底层屁民不懂得感怀儒生读书辛苦,不懂得哪怕饿死自己,也要养活读书人的情节,如果可以做到饿死一百万个屁民,而养活一个儒生的地步,那么儒生们可以回报屁民,写几篇祭文缅怀一下这些……顺民?

但是,长老们可不是奇怪的郭靖,明明有以一己之力掀翻蒙古军队的实力,却怪异的不肯动手,也不必多做什么,挨个狙杀就是。

只要他们想,就可以让任何一个人,包括儒生,从肉体到精神的完全毁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