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了,长老们釜底抽薪的手段让人敬畏,正如原本跪满地的东林才子一发现满清收税是动真格的,不是几个秀才哭庙就可以阻拦的,立志抗清者数不胜数。
在向他们加税之前,德国人民永远都是忠诚的。
希特勒虽然阴险,但这句话说的接近政治之三味。
帝都这地方,按照某些人的话讲,到处都是钱,只看你捡不捡,此时如同后世2008年时代的四万亿注水拉动内需的情况,如果可以抓住机会,买上十套房子上岸,那就不愁什么了。
不过,要求这些书生们去搬砖,有些难为他们了,他们的马斯洛需求层次比屁民高的多,正如那个卖煎饼果子的汉子,本身就是从饥饿中走出来,一旦发现每天干活可以得到这么多钱,那当真是管不住自己的拼命干活了。
幼年在生理上需求差一些的人,尤其是食物和水这样基本保障缺乏的人,长大了以后,反而会更加渴求。
而读书人们,基本上都是富户出身,走的是追求家族安全上的需求,乃至于精神上的需求,至于人生的最高层次,自我实现的追求,那更是只有少部分人才追求的。
一句话,人家拉不下这个脸。
帝都是一座冒险家的乐园,没有文化的苦力可以依靠拼命工作,赚取不低于县官的收入,商人们在各处挑选新奇的产品,运回家去赚取巨额利润,甚至南北的贸易路线也已经打通。
而无数富商跑来撺掇,无数背叛与被背叛上演,多少人都来走动门路,希望在这次改朝换代中,最低限度也要保住家族财富,当然,如果可以赚取一份开国功臣的财富就太好了。
甚至无数碰运气的洋鬼子,也跑了过来,当然了,他们本身就是自家的卢瑟出身,在帝都也就能混口吃的。
当然,这里也需要一些所谓的读书人,但长老会需要的旧式读书人,第一个标准是忠诚,盲从服从听从。
这里面有个悖论,越是饱读诗书,学习成绩好的读书人,越是对自己所学的东西深信不疑,乃至于任何与他们所知不同的东西都视为忤逆,反而是那些屌丝童生,有自知之明的,还知道变通。
无论是考不中的黄巢,还是基本上不行的洪秀全,其文化水平,按照当时的标准却是不行,但是考试我不行,造反你不行啊。
所以,长老们所使用的文化人,除了恩科招收的人,作为事务官进行培训以外,其他的倒是喜欢使用老童生,或者之前放弃科举后,用自己的文字本事做事的人,起码许多精通八股的老先生就在太阳报和帝国日报取得了工作机会,至于许多商人子弟也得到了录用机会,反而是许多将自己的文章诗文送上门,渴望学习那些打脸小白们,用诗词打动大人物的举动确实不少。
但是,对长老们是无效的,如果他们有写出落花不是无情物,或者人生若只如初见,还会另眼看待,让你过来,问问兄弟你是哪个年代穿越过来的,需要什么样的工作啊,赏你一份差使做。
至于什么幕僚帝王师,自然是没有的。
不过,麦田三人,居然发现了新大陆。
那是一辆马车,速度不快,在夜幕下慢慢走着,后面远远的跟着几个汉子,不敢接近,却又不甘心离开。
这个情景很奇特,由于是傍晚,所以马车走的并不快,这显然是马车主人的吩咐。
这么几两银子……
大明的时代,刚好处于小农经济朝商业文明转型的时代,所以,官员本身俸禄所得,基本上就是按照田赋进行换算。
但与此同时,原本不被看重的商人们,在技术的进步,交通的便捷的帮助下,却是迅速发财致富,他们野心勃勃,不再甘心于受制于人,于是开始走动关系。
好海瑞自己在上书中就说了,官员们正事不做,每到了要进京跑部钱进的时候,就开始携带大量金钱去钻营,而这些钱,自然很难说是从土里刨出来的,自然是来自于商人们的投献。
这就造成了人类历史上最大的贫富差距,官身子弟,富裕盐商们可以在买瘦马这个游戏上花费一千两两千两银子,甚至更多,而对一个普通小民来说,三四十两银子就足以一家人温饱的过一年了,哪怕在物价高企,各种鸡零狗碎的东西越来越多的情况下。
当然了,粮价便宜,那么解决了生存问题,帝都人民对于生活水平的需求也在提升,这就是另一个问题了。
但是一天可以赚几两银子,几个秀才都不善经营,自然不懂里面的税费收入,还有各种零碎花费,成本消耗,但一个个脸色都有些变样。
汉子似乎是常来,大口大口吃完了那大饼夹肉,放下两个银元,就自己离去,走的时候,那满满的钱袋几乎要溢出来了。
跑堂伙计过来收拾残局,说道:“走啦。”
“走了,得去赶夜市那一场。”
“这一天起早贪黑的,辛苦了。”
“嗨,养活一家子嘛。”
四五个秀才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彼此心中有些不太相同的东西在心底浮现,看向彼此的眼神也不太对劲。
那卖煎饼果子,手抓饼,算是帝都的新式景观,其实出现也不过半年多,算是鸡蛋富裕的象征。
鸡蛋这东西,本身并不罕见,普通农户谁家不是养育几只下蛋鸡,积攒起来,和走村串户的小贩换点针头线脑的小东西?
但这种模式下,成本就别说了,数量和品质保障自然也无从谈起,新鲜程度自然一是不足的。
但鸡蛋在食品工业之中的版图绝对不低,原因很简单,作为一种可以生出一只小鸡的鸡蛋,本身就包含了一只鸡形成的所有营养物,可以说是上品。
在安定以后不久,养鸡场就被建立,虽然缺乏蛋鸡鸡种,但是中国人驯化这些母鸡也是几千年的经验了,无鱼虾也可。
每个士兵在初期,可以得到每人每天一个鸡蛋的待遇,当然这说的是最核心的新军的待遇,后来才慢慢扩展到全军,之后就是他们控制下的学生,每天中午一人一个鸡蛋,而且,学习袁世凯大总统故智,每天吃鸡蛋之前,学生们都要说感激长老带给他们的美好生活,这算是从西人经文,以及小站练兵时候,每月发饷,都要求士兵们喊叫袁世凯大帅的恩德一般。
当然了,随着蛋鸡场,肉鸡场的扩建,数量逐渐到达可以供应起来的时候,那么鸡蛋的廉价化也就很正常了,便宜到了一个鸡蛋几文钱的地步。
在这个物质基础的支持下,本着增强人民体质的打算,煎饼果子这个绝世神物也出现了,他简单方便,制作迅速,面饼使用豆粉或者面粉都可以,大豆蛋白可是上好蛋白质,没有过多的油腥,也健康的很,后世的时候,甚至在纽约街头,开始有逆袭美国传统街头饮食热狗的势头,那还不厉害?
三个秀才虽然不擅长经营,但总有脑子,很快就在心中计算出了一个式子,一天如果可以保持两三两银子的营业额,那么一个月起码有五六十两,虽然不知道其中的利润,但是一年可以精瘦的钱,怕不是有七八百两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