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申年,先是听说闯王那边要进京,张献忠虽然也觉得李自成太过急切,但也只能羡慕的份儿,作为基本盘都是陕北人的军头,张献忠自知自己的实力和威望不足,况且北方几乎打的百里无人,他都只能待在四川找乐子,但又不得不考虑生存问题。
在接到邀请后,只能将一个干儿子派去帝都,这一去就是几个月,他也想不到这么快就回来了。
他亲自带起来的儿子,自然不会在成都那简单而奢华的金銮殿内迎接,张献忠还是一个朴实的汉子的,而是在小厅里面,周围也都是陕西的老兄弟。
“老二,这么快回来了,起来吧,那边有什么话说吗。”
李定国自然是要行礼的,他对张献忠,有臣子和儿子的关系,尤其是张献忠自己也已经有了儿子,这份关系才是更加重要。
李定国也不多说什么,说道:“有些礼物,是孝敬爹你的。”
作为一个需要安抚笼络的人物,长老们送给张献忠的礼物不多,这种人就不必想用什么平板或者享乐的东西进行腐蚀了。
在后世的国际交往中,往往都有一支队伍,将目标国的领导人的生平过往搜集起来,其出世方法收集起来,然后根据这个,计算其性格模型,乃至于什么在什么样的压力下可以屈服,在什么样的压力下会倒戈投降?
正如不靠谱的谈判者很可能会在谈判桌上一个表情就损失巨大的国家利益,(小树从)如果一国之君的性格被拿捏起来,看清底线,可以说一个国家都要遭受巨大损失。
这也就是为什么这些权力人物都讲究一个城府的关系。
对于张献忠性格的判断一直非常困难,原因就在于,不同于后世的人将张献忠定义为杀人魔王的情况,这个时代的士人对于张献忠的评价无外乎一个残暴敢于焚烧皇陵的暴徒,一个敢把屠刀放在地主和读书人身上的暴民,但喜欢杀人这种行为还真没有在他身上啊。
原因很简单。
历史上史书记载张献忠的屠川,但同样也留下了这样的记录。
1647年张献忠牺牲于凤凰山,按理说屠杀也就结束了吧,总不能他的部下在他的命令下,依然在进行屠杀,还是一边和八旗兵进行战斗的情况下。
但是四川人抵抗战争打了多少年?
一直到了1664年,夔东会战,在重庆的最后决战,清军才宣告了四川作战的失败。
如果历史上,真的好像某些读书人写的那样,张献忠将四川杀到只剩下几万人,那他死后,四川怎么可能还能坚持到1664年?
这是一个很简单,但有盲目性的推理。
张献忠也果然没有让长老们失望,对于各种享受的东西毫不在意,而是看向了一件衣服。
“这是什么?”
张献忠身穿华丽的蜀绣龙袍,花团锦簇,胡子很长,显出了彪悍的气质,看见的那件衣服,却看起来黄不黄土不土,但并非是纯色,而是斑斑点点的各种色彩交织在一起。
“爹,这是帝都那边士兵所穿的作训服,起码他们是叫这个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