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殊看了看对面充满求助目光的约翰,随后望向这个一身奇怪布条缝制在一起的卫队长,轻轻的笑道:“这是在干什么?难道你不知道这是宋帝国的使团吗?如此无礼只会让你们自己蒙羞。”
作为翻译的鸿胪寺官员立刻义愤填膺的大声呵斥,并让四周围观的人越聚越多,这是教皇国罗马第一次和宋帝国的使团翻脸,之前宋帝国的使团也来过这里,并向教皇表达了宋帝国皇帝的敬意。
但现在剑拔弩张的局势让人惊讶,只不过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宋帝国的使团队伍虽然被教皇卫队阻挡了去路,但却并没与后退,也没有激烈反抗,只是从外向内把重要的人团团围住。
晏殊严格的遵循着大宋的外交原则,即对方没有使用武力的情况下,大宋使团也不会使用武力。
他一步步的向卫队长走去,四周的教皇卫队士兵紧张极了,他们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难道真的要向宋帝国的使团挥出刀剑?
晏殊并无畏惧,相反他走的很坦然,也很“嚣张”使团的队伍就这样跟随在晏殊的身后向前移动,在古罗马的街道上,在一块块条石铺就的街面上,大宋的使团走出了前所未有的尊严和自信,同样也走出了独一无二的声音。
整齐的步伐落在条石地面上发出一阵阵鼓点声,强大而震撼人心,仿佛每一下都在敲击着罗马人的心脏。
曾经的汉家文明勇敢而好战,但现在他们却充满了智慧,赵祯把大宋变得强大,而汉家在强大的同时也在不断的改变。
大宋的使团在晏殊的率领下不断前进,而四周的罗马人默默无语,同时也极为震惊,不到百人的队伍居然走出了千军万马的气势。
也许是晏殊的态度,也许是晏殊的气势,也许是在众目睽睽之下的羞愤,卫队长在被逼到广场上的时候终于拔出了腰间的长剑。
“战!”
原本温文尔雅的晏殊猛然间变成了百战猛士一般,突如其来的暴喝差点让卫队长手中的长剑落地,四周围观的罗马人也被吓了一跳。
因为大宋使团随着晏殊的暴喝同时发出呐喊:“战!战!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