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三百六十四章“输不起”的王朝

宋缔 我欲乘风归 1180 字 9个月前

大宋的言论自由使得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监管朝堂的作用,一位贪官被查出不再是简简单单的罚铜治罪那么简单,而是要受到朝堂上下的排挤和声讨。

“说书人”会把他的光荣事迹变成“脍炙人口”的段子四处“传唱”,有些商号甚至会拒绝卖给这家人商品,民间百姓见到他的车驾还会往上面扔菜叶和垃圾。

更为惨重的代价便是退婚和绝交,官员之间也有情义,但在舆情的影响下和民意的谴责下,这种情义会很快被抛弃。

订了婚期的亲家上门退婚,多年的好友割袍断义,这些都是沉重的打击,让人抬不起头的打击。

如此一来大宋的官员便愈发的小心了,贪官的惩治不再局限于朝堂,更多的是民间的舆情和谴责。

官员的个人行为自然是个人负责,可朝堂上的集体决策以及战争的准备等等都不是一个人完成的。

一旦战争失利,这对于满朝文武来说都是一场重大的打击,百姓们可不会分辨谁是尽心尽力的人,谁是拖后腿的人。

他们只会觉得朝堂上的官员都是尸餐素位之人,即便是包拯,晏殊,狄青,甚至是范仲淹这样的相公都不能例外。

所以大宋的朝堂对战争的支持是超过前朝的,也是王韶可以调动更多资源的原因。

………………………………………………

多吉战败的消息很快传到了玛儿敢,那些偷偷跟随而来的吐蕃人看到了让他们怀疑人生的一幕。

多吉率领的吐蕃骑兵仿佛是撞上了一面看不见的坚墙,随着宋军军阵中不断传出整齐的噼里啪啦声,正在冲锋的吐蕃勇士便一片片的如青稞般的倒下。

战马悲惨的嘶鸣,曾经勇敢的吐蕃勇士发出绝望的嚎叫,这样的叫声让人觉得无奈且充满恐惧。

轰鸣的火炮击碎了任何人的幻想,进攻宋军的军阵根本就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