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人比他们更清楚现在东城豪门所面对的压力,他们能够想到的唯一办法不是拆借钱款,他们比谁都清楚拆借钱款的代价,他们唯一的办法就是寻求皇帝的帮助。
但就在这个时候皇帝紧闭宫门谁也不见,东城豪门都知道自己做了什么,最少当家之人都知道,而这场商贾之战是如何爆发的他们同样也知道。
其实就是勋贵组成的商贾和官家之间的商贾之战,官营买卖和蔡记便是官家手中的士卒,他们和现实中的大宋禁军一样,“能征善战”。
既然战事不利,那就要求和,这是无可奈何的选择,也是一种妥协,现在东城豪门就是要向大宋的官家妥协,向大宋的帝国资本妥协。
只可惜,他们连妥协的机会都没有,所有人都以为赵祯是避而不见,但事实上赵祯已经悄然离京。
整个皇宫中知道帝王行踪的人不会超过五个,而且这五个人中包括皇后,皇妃,皇贵妃以及太子。
大宋的皇宫和历朝历代都有些不同,最奇特的地方就是更为“团结”,皇后的御下之术相当了得,这全赖与赵祯早年经常御驾亲征所致。
每当赵祯在前线御驾亲征,皇宫中便只剩下“孤儿寡母”,而赵祯非常大方的放权给了皇后,皇后在后宫的权利很大,整肃后宫成为皇后的日常。
原本大宋的皇宫中有一点风吹草动,朝臣们都会得到消息,但现在几乎不可能。
最主要的原因是内侍越来越少,而宫女越来越多,王语嫣虽然善待宫人,可一旦触犯宫中的规矩便会毫不犹豫的扭送皇城司,对于宫人来说皇城司就是地狱一般的存在。
老老实实的在宫中做事便有好生活,谁没事会把自己往地狱里“折腾”?给再多的钱也不会干这种事。
铁板一块的后宫几乎难以“攻破”,没人知道宫中的实际情况,只有宰执相公和六部相公以及三司相公知晓,而这些人守口如瓶,绝不会向外泄漏一个字。
这是赵祯当年定下的规矩,相公们可以知道宫中情况,但却绝不能泄漏,否则便是叛国之罪,会写入春秋史册永世不得更改。
于是当东城豪门希望知道皇帝会不会召见他们的时候根本就无从得知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