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战争打下来,吐蕃的家底便要被搬空!
火药弹只能作为振奋人心的东西,而不能作为吐蕃的主要武器,这一点角厮罗知道,仁钦桑波和巫玛也知道。
吐蕃的第一场大朝会便在角厮罗所期望的一样,充满希望的召开了,朝臣们各抒己见,同时拥护角厮罗提出的所有要求。
吐蕃的贵族,朝臣们不是傻子,他们在知道角厮罗掌握了火器之后便第一时间选择了顺从,恭恭敬敬的顺从,因为角厮罗掌握了吐蕃上最强大的力量。
这也让角厮罗以最快的速度整合军队,政治,以及官吏,规范朝堂上的礼仪和制度,同时也可以培植心腹,而接下来要做的便是顺者昌逆者亡,清除异己。
角厮罗坚定的认为,唯有经历过血与火的朝堂才是稳定的,可靠的,为自己所用的!为此他不惜诛杀那些反对之人,无论他们的声望和权利有多高。
三天的时间,吐蕃的朝堂经历了一次大清洗,同时吐蕃高原上的所有兵权被归拢到了角厮罗的手中。
朝臣也进入了和汉家王朝一模一样的制度之中,三省六部这个始于隋,立于唐,沿于宋的制度被角厮罗完美的复制。
他把这个政治制度看作是汉家文明的典范,但他却更加注重相权,给予了仁钦桑波高度的信任,类似于唐时的规矩,而有别于大宋分割相权的手段。
三天的大朝会结束时,红宫外巨大的跑马场上,无遮大会也进入了高潮,角厮罗派遣仁钦桑波这个佛学大家主持,他很久以前便是吐蕃高原上的“宝贤译师”,“大论师”。
最为重要的是他精通汉传佛法,对汉学也颇有研究,在他面前,便是大宋来的高僧大德,贤觉法师也不是其对手。
只不过让角厮罗没想到的是,佛门的合并,佛理的总结整合要比他想象的复杂的多,这场无遮大会整整开了七日还为结束。
整个吐蕃的各教僧侣们聚集在一起,还有来自汉家的佛门,相互之间不光有争论还有惜昔相印,不光有不屑还有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