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二百二十七章精明的康巴人

宋缔 我欲乘风归 1129 字 10个月前

仁青东发现自己根本无法反驳蔡伯俙的话,他不是不知道蜀道的艰难,他曾经有幸去过大宋,也见识过难于上青天的蜀道。

但他不知道,大宋入川的道路早已改变,现在已经有四条道路可以入川,远不是之前一条剑门扼守的金牛道。

四川地理位置特殊,出于盆地之中,四周崇山峻岭高峰险路,想要入川便要付出艰难的代价,这也使得剑门以及其扼守的金牛道成为重中之重。

但这样一来也会产生极大的不稳定性,一旦剑门失守,大宋将会失去整个成都府!

这是赵祯绝不能接受的事情,十年之前便有个没落的书生向成都府知府张祎献诗“把断剑门烧栈道,西川别是一乾坤。”这事虽然让赵祯一笑了之,但也却是说出了成都府的要害。

为此赵祯不惜花费巨大的代价修缮其他三条已经没落的古道,魏晋时的阴平道,创于秦朝末年,兴于汉代米仓古道,以及唐时为了妃子能吃上荔枝而修建的荔枝道。

这三条古道到了大宋已经没落,人都是这样,谁都会选择最好走的道路走,走的人越多,道路便越结实,修缮的次数便越多,而走的人少了,便无人问津,最后逐渐没落下来。

但从军事以及政治和经济的角度,入川的道路应该越多越好,商人多了选择,百姓多了便利,货物的进出变得更加频繁和通常,这样一来降低了成本,也惠及了成都府的百姓。

在赵祯修缮古道时,蜀中的商贾捐钱捐物,百姓出力招募的极为顺利,但即便如此修建这三条古道的代价依旧是惨重的,即便有了火药可以开山裂石,但这些古道也需要人力开凿,需要用生命去填补。

蔡伯俙说的没错,大宋在修建这些古道的时候死了不下千人!这些人都是蜀中的男儿,他们用生命为蜀中铺设了一条条通往外界的道路。

所以大宋有这么一条律法,凡是破坏损毁入川道路的人,都将受到提刑三等的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