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点,科举本是皇帝给百姓晋升士人的渠道,作为宗室参与科举,难免会让人觉得宗室在抢夺名额。
当然后世南宋时有宗室可以参加科举,因为那时候的宗室已经庞大到了数万人的地步,作为宗室在某种意义上已经不再享有太多的特权,参与科举也成了理所应当的事情。
考试有四种方法,有官锁应举与无官应举是宗室子弟经科举入仕的主要途径,宗子取应试是针对皇族的一种推恩考试。
类似于文,武举特奏名。而宗子量试则属于出官考试,非科举考试。
宗子享有“别试别取“的特权,这一点赵祯是不会实行的,要么便不参加科举,既然要参加了,想要入朝为官,那就要有真本事,好不容易把宗室头上的爵位摘掉,难道还要再带上特权入仕的帽子?
别说赵祯不答应,便是满朝文武也不会同意。
若是科举取士逐步向宗室权贵阶层倾斜,一定程度上损及平民举子的利益,赵祯现在打算推出符合这个时代的典范,成为大宋宗室以后所要依照的旧例。
宗室科举是赵祯的一个特殊的手段,这是作为宗室平民化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使大量皇室后裔开始融入进这个快速发展,日新月异的社会之中,而不是出生边躺在宗室的玉碟之上享受特权与高贵。
当然这些宗室步入官僚队伍之后,也会影响大宋的士大夫阶级,至于结果如何,反倒是一件值得期待的事情。
要知道在大宋士大夫阶级几乎是比较稳定的存在,还没有什么外力能够打破。
即便是赵祯以公平公正的科举为寒门子弟铺路,可这些寒门子弟在进入仕途之后,其身份也会发生变化,他们不再是寒门,而是融入进了士大夫阶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