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零五十五章此消彼长

宋缔 我欲乘风归 1122 字 9个月前

利于在山地骑乘和驮载,步伐敏捷稳健,体质结实,结构紧凑。头中等长,鼻孔大、劲略细。鬐甲较低,前胸宽,胸廓发达。尻稍斜。四肢有力、蹄质坚实,毛色复杂,以骝、栗、青色较多。

但这些马匹最不擅长的就是急速奔跑,高原马的体形大小就决定了他们的奔跑速度和作战条件。

在大宋的混血马面前,这些高原马简直就像是三级残废似得,而这种和驴子大小差不多的战马连川陕四路和云南路的边军都不愿骑乘。

而河湟之地不同,这里出产大名鼎鼎的河曲马,而这种体型高大身型壮硕,速度飞快的战马若是和高原马杂交之后便能得到更为优良的高原马。

一旦宋军夺取河湟之地,势必也断绝了吐蕃高原河曲马的来源,相比之下比得到一片养马地的战略意义要大得多。

后世的中国有三大名马,河湟的河曲马,蒙古草原上的三河马,新疆的伊犁马。

只不过现在的大宋拥数量最大的马匹是混血马,这些战马都是各地名马与来自阿拉伯的纯血马杂交而得的。

阿拉伯的纯血马以中短距离速度快称霸世界,即便到了后世千年,也没有其它一个品种马速力超过它。更重要的是,该品种的遗传稳定,适应性广,种用价值高。

由纯血马杂交而得的战马往往能遗传纯血马的冲刺速度和杂交战马的其他优势,所以赵祯的御马监一匹大宛马也没有,清一色的都是纯血马或是混血马。

赵祯是个实用主义者,他只需要最好的,最合适的,而不是要最贵的卖相最好的。

怕是整个神都城的人都不知道,大宋的皇帝居然连一匹汗血宝马都没有,但怕是整个神都城的人也都不知道,大宋赛马场中速度最快,耐力最持久,协调性最好的赛马就是赵祯御马中的一匹……………

当苏洵看到三才牵着一匹高原马和一匹河曲马出现在眼前的时候,他就知道为何官家要拿下青塘的土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