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四十四章天竺难民的作用

宋缔 我欲乘风归 1114 字 9个月前

“对!就是那什么劳什子的种姓,你是如何知晓的?”

苏轼翻了个白眼:“平日叫你多读书,你总是不停,此时便书到用时方恨少了!唐玄奘你可知晓?”

“去天竺取经的大和尚?”

苏轼差点被噎死,当然吴万全说的也没错,只能无奈的点头道:“嗯,就是他,他的西域游记有载:若夫族姓殊者,有四流焉:一曰婆罗门,净行也……二曰刹帝利,王种也……三曰吠舍,商贾也……四曰戌陀罗,农人也……凡兹四姓,清浊殊流,婚娶通亲,飞付异路,内外宗枝,婚媾不杂……自余杂姓,实繁种族,各随类聚,难以详载。”

吴万全点了点头:“哦!我知晓了,最高的是婆罗门,然后是刹帝利,接着是那吠舍和首陀罗。”

苏轼指了指眼前的吃饭如抢饭的天竺贱民道:“还有他们,这些杂姓不算这四类便是贱民,生下来便是贱民,世代如此,永无出头之日。”

吴万全的眼睛微眯,嘴角挂着冷笑:“还有这说法?这规矩搁在咱们大宋可不好使!官家说了,天下间永无绝对之事!”

苏轼笑了笑:“你说的对,这数十万的天竺难民几乎都是低等姓。你说这数十万人到了乞蓝部利国监劳作之后会怎样?”

吴万全哈哈大笑:“当然是给咱们大宋省钱,也给咱们大宋挣钱了,说不得咱们云南路的地方赋税也变多了不是?朝廷现在给地方上留有赋税以供建设,地方赚的越多,朝廷拿的越多……”

“你腾冲军的杂费便越多是不是?!”

“这还不是您勾勾手的事情?咱们要的不多,都是一些等待退役的老兵,只要走的时候能多给点盘缠和安家费,伤残的兄弟多给些抚恤,比什么都强,也让将士们心中感激不是?”

苏轼点了点头:“这是自然,不用你说,可我问的和你答的不再一个点子上。你再好好想想吧!听说你向上面递了文书,自荐内选进参谋兵事院?若是连这个都想不通,那也不用去了,本官可不敢给你作保。官家责罚可是从不讲情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