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机会就在眼前,仿佛近在咫尺,又似千里之外,所有人都在等待蔡伯俙提出的条件,只要他们能接受,称臣,纳贡,为大宋征战,什么样的条件他们都愿意答应。
连高高在上的萧挞里都忍不住动心,说不定他赵祯和大宋真的要走上盛唐的老路,给予契丹以敕封。
“大宋皇帝如此慷慨?”毕世杰转身对蔡伯俙露出狐疑的眼光,缓缓开口:“那我契丹所付出的代价是什么?”
他的话也说出了在场所有人的心声,对于全面压倒契丹的大宋来说,给出如此丰厚的好处,必然是要有条件的,所谓有舍必有得,天下至理无出其右。
很好,蔡伯俙觉得此时他已经占据了主动,这时候谈判才真正开始,看来自己之前做的铺垫已经足够了,可以进行下一步。
官家说的没错,在绝望之中的人看到哪怕一点希望都会死命的抓住,即便是痛入骨髓也不会放弃。
眼下的契丹人经历过大宋的征伐,经历过北迁的痛苦,经历过寒冷的磨炼,最终在苦寒之地停下脚步,他们比任何时候都渴望回到曾经的故土。
蔡伯俙抓住了这一点,但他知道,底线绝对是契丹人接受不了的,或者说是一部分契丹人接受不了。
“契丹只需回到故土,我大宋便可安置所有契丹人,分配草场,安置土地,甚至给予帮助修建房舍,供给口粮,和我大宋百姓一样……”
说道这里蔡伯俙稍稍顿了一下,契丹人更加期待,眼巴巴的盼着他继续,因为蔡伯俙现在给出的东西已经让他们心中满意,达到了称臣纳贡的标准。
轻咳一下,蔡伯俙在所有希翼的眼神中再次开口:“咳咳……我大宋官家仁德之心天地可鉴,日月昭昭,陛下有言:“若让契丹人归附,无比要做到公平公正,此乃万世不移之理!务必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蔡伯俙的话说完便静静的望着契丹的朝臣,别说是他们,就连自己第一次听到这几句话的时候都能看到一片太平盛世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