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之中能随随便便的赚到钱为何要费心费力的去做得不偿失的事情?
而另一环也出现了崩溃。
官钞贬值必定引发抢兑,这一次不用大宋的商贾从中作梗,契丹的百姓自己就开始前往朝廷的钱庄进行疯狂兑换。
之前的兑换浪潮已经让契丹朝廷失信一次,即便解决了,最终的结果也不理想。
当经济受到冲击的时候,百姓们首先想起来的事情就是抢兑手中的官钞,只有换成真金白银才安心,同时大宋即将用兵契丹的消息也在契丹境内散播开。
这更是增加了契丹人的恐惧。
毕竟是一场全面战争,大宋这边不走漏消息反倒是不正常,当然赵祯也不怕走漏消息,大军未至,强大的压力便会让契丹自己慌乱起来。
这种以势压人,以国威震慑才是大国应有的风范。
相比于契丹的惊恐和慌乱,大宋这边却显得祥云和泰。
并没有多大的动荡在其中,百姓们依旧日出而作日落而歇,工厂的产品依旧在生产,甚至不断的扩大规模。
为何?
因为大宋的商人可以完全吃掉契丹丢掉的市场,占据其中的利润,一旦西方没有契丹人的货物,那市场上的份额只能由大宋接手咯!
这也是战争所带来的利益,无论是民间资本还是贵族资本,在这个时候团结一致的支持战争。
可以说他们是除了大宋的君臣之外最希望大宋打赢的人。
在战争中一旦得到了资本的支持,后勤保障方面基本上就得到了解决。
赵祯可以调动的资源远比国库中的多的多,别看大宋的国帑万巨,可是相对于分散在民间的财富比起来还是稍显不足的。
。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