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二十章宋之格物

宋缔 我欲乘风归 1091 字 9个月前

但铁锅是铁锅,板甲是板甲,铁锅的杂质太多,没有经过锻造排杂,无法改善晶体结构,无法增加金属纤维的柔韧性等等,这些东西虽然大宋知晓,可辽人也不傻,辽人的工匠依然知晓其中的奥秘。

辽人不是造不出板甲来,而是造不起!这才是本质的区别。

大宋的板甲辽人难道就没见过,无法获取?答案是否定的,大宋将士牺牲的时候会毁掉手中的棘轮弩,会毁用掉火药弹,但有两样东西却是不会毁掉。

一个是大宋的板甲,一个便是手中的横刀,这两样东西即便被辽人得去也不会对大宋产生威胁。

因为辽人有能力复制出同样的东西来,但却造不起,成本之高令辽人难以想象,即便是大宋对每一套板甲和横刀的管理都是十分严格的,一旦遗失便要治罪!

一副板甲若是用人拿锤子锻造需要多长时间?不可想象,辽人没有大宋的水力锻造锤,没有大宋那样的蒸汽机如何锻造?一个熟练的铁匠半个月才能造出一个板甲部件,而有着机器帮助的宋人只需几个时辰便可以造出同样的东西。

若是让辽朝的这个工匠制造辽朝的铠甲,这半个月说不定能出五六件来,若是造箭簇之类的便更多了,所以辽人造不起这样奢侈的东西来。

对儿子们的授课结束了,赵祯离开资善堂前留下一道课业,这课业不用书面作答,只是让赵旭和赵昀二人想想如何运用火器,待下次自己再来的时候说出答案便好。

赵祯缓步的穿过了宫门,在宫中的甬道上行走,不知不觉便到了东华门,三才跟在边上有些莫名其妙,官家不是要去御苑观看相公们的球赛吗?不往西面去为何反倒了东华门?

经过赵旭和赵昀的提问,赵祯心中已经没了心情去看朝臣们争夺球赛了,他更多的是在思考技术上的问题,眼下的大宋和辽朝之间没有技术代差的原因是时间的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