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人尽其才

宋缔 我欲乘风归 2373 字 9个月前

军事的强大,经济的积累两者都是十分迅速的,但人才的培养却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军武院用了多少年的时间才拥有一套完善的军事理论体系,有多少的读书人放弃入仕的机会投身到军事研究之中?

想要培养出合格的经济人才,同样也是需要教育的积累,即便是赵祯也无可奈何。

三才小心的靠近赵祯,低声说道:“官家,山海关传来消息,大军集结完毕。”

赵祯点了点头,细细算了算了一下,这次对辽朝的作战从自己下旨到大军集结山海关,总共不过七日的时间,这样的速度已经远超往日大军的进行速度。

“朕知晓了,让枢密院每隔三个时辰上奏一次,不可拖延!”

“奴婢遵旨!”

就在三才准备离开的时候,赵祯突然转头问到:“蔡伯俙可回来了?”

“已经过了牛栏山到了怀柔,明日便可抵京。”

“他进了北京城就让他把没办完的事情办完,到现在朕的行商司还没有民间商贾的会长,如何让他们掏钱?”

“奴婢明白了,只要蔡副使递进,奴婢便传陛下口谕。”

https:

天才本站地址:。手机版阅读网址:

欢迎你!

?在赵祯眼中,虽然王实罪大恶极,钱掌柜和顾掌柜同样如此,但坏的一面是有的,好的一面也是有的。

他们的手段致使宋辽边境摩擦,把辽朝推向邪恶的一面,而把大宋高举在正义的一方,完全符合士大夫要求的“有道伐无道”精神,也给了大宋兵出辽东的借口。

但功不抵过,资本无意识的扩展对国家的危害之大远超他们的功劳,虽然财富不断的向聚集,但同样的国家资本也可以做到,且不会发生不受控制的危险。

这才是赵祯要改良资本的原因,无论是好的坏的,终究是他自己培养出来的,按理来说,赵祯自己也应当负有责任,他是主导这场改革的人,也是参与改革的人,责无旁贷。

赵祯认为王实是个人才要重用,自然不能让他来承担后果,当然,他也无法承担。总要有人付出代价,而最好的人选便是这三人背后的东家,或者说势力。

辽东的这场战事开销极大,现在总算是找到了钱袋子,宗室和将门出钱了,民间商贾怎能跑得掉?他们可是占了天下财富的大头。

赵祯瞧着跪地不起痛哭流涕的王实,此刻也不知他是因为感激皇恩浩荡,还是在庆幸自己的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反正赵祯是不知道,不过对于他和钱友德,顾福顺三人,赵祯却是打算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

这三人的才能和手段都是商贾之中顶尖的存在,不偏不倚的说,他们在商贾一道上的能力甚至要超过了三司的官员。

有脑子,有胆量,有手段,这三位职业经理人又有把柄被赵祯捏在手中,简直就是控制资本的不二人选,最简单的方法便是让他们控制大宋的资本,使得国家垄断资本成为大宋的主力。

王实早已是对赵祯的收服临表涕零,而钱友德,顾福顺二人也在皇权面前毫无反抗之力,虽然宗室和将门依旧不算弱,可相比皇权,简直就是蚂蚁和大象的区别,是个人都会做出正确的选择,何况他们这些整天驱利的人?

赵祯看着劫后余生的上三人,手中把玩着腰间的玉佩道:“既然你们三人都愿改过自新,朕便给你一个机会,从今天开始,你们便在皇城司中当差,而所要做的也很简单,朝廷将会以蔡记为主,开设产业,煤,铁,铜,包括金银在内所有的矿产都将收归国有,以商号的模样经营,但最终的收益都将进入三司,成为国库中的国帑。”

三人对视一眼,王实最先开口道:“官家的意思是要让我等经营蔡记?”

赵祯笑道:“这是自然,朕给你们以经营之权,你们要做的便是要做到一家独大,把朕列出的产业都要进行垄断,朝廷会有法度配合你们,你们要做的便是打着朝廷的名义垄断这些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