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六十八章外戚也不无不可

宋缔 我欲乘风归 2244 字 9个月前

灵儿是何等聪颖,一下便知道苏洵的意思,微微一笑的开口道:“苏学士若是不喜灵儿,那便上疏父皇便是……若是苏学士担心灵儿耽误了子瞻的前途,灵儿无话可说。

但前途和报效大宋可不一样,我那位姨夫虽文资官价不高,可为大宋,为朝廷做的事可不少!功劳更是超越了许多朝臣!他不也是外戚出生吗?

还是苏学士认为灵儿耽误了子瞻的官途?那灵儿自然退避三舍,如此可不敢再踏入苏府一步!”

赵祯带出来的孩子,有哪一个是好相与的?灵儿的天资又高,举一反三,辩证而论,即便是在有些事物上,赵祯都说不过她,何况是读书人出生的苏家父子。

苏轼早已是目瞪口呆,而苏洵却皱眉微微思索,公主的话很有道理,自己让儿子在官途上前进到底是为了什么?若是为了他当官而让他当官,还是为了让他成为朝廷的栋梁而当官?

随即恍然大悟,公主的话说的有道理,自己是着相了,若是为了让儿子报效朝廷,并非一定要让他在官途上春风得意,现在所有人都觉得外戚没有出路,都是官家圈养起来的金丝雀,一旦走上了外戚这条路,以后就别指望能为朝廷办事。

但蔡伯俙打破了这句话,也让许多说这话的人尴尬不以,并非是外戚没有出路,而是外戚为大宋效力且不会如一般官员那样青云直上!

苏洵缓缓起身,望着灵儿道:“公主殿下与犬子认识并非一天两天,以子瞻的才学,若是为官并非不能出人头地,臣原先是不想让他成为外戚,让整个苏家成为外戚,担心终究会变成无用的纨绔,这也算是臣的私心了……”

赵灵儿笑着说道:“苏学士还真是不了解父皇呢!您跟随父皇这么多年,即便是在身在云南路也该知晓父皇可见不得人才被闲置呢!巴不得你有这样的私心嘞!”

苏轼全程没说一句话,只是一个劲的傻笑,他忽然发现执拗的父亲居然能被灵儿说服,而且能自己思索,可见自己这位意中人可比自己厉害多了。

这么说来自己迎娶公主的事情便不再会遭到父亲的反对,那问题就简单的多了……

但他随即想到刚刚官家临走前对他说的话,心中猛然一紧,今晚算是把官家得罪了!还不知官家会如何处置自己……

时辰不早了,赵祯正准备回宫,他可不愿召见夜宿妓馆的状元郎,但走到仪门处便见苏府的门廊下站着三个人,一个是苏府的管事苏言,另一个便是大名鼎鼎的苏子瞻了。

只不过他却觉得苏轼身边的人大为眼熟,待细细查看之后气的双手直哆嗦……

三才嗷的一嗓子叫道:“官家时候不早了,咱们速速回宫,您命人烧制的紫砂器怕是已经到了出炉的时候了…………”

这都哪跟哪?

一帮相公莫名其妙,三才的话端是风马牛不相及啊!

可赵祯却突然健步如飞,嗖得一下便迈步向前,快速的离开苏府,走的时候头也不回,连众人的行礼都不待见,仿佛有什么急事。

赵祯早已是火烧屁股,他忽然发现,苏子瞻身旁的俊俏书生就是自己的长乐公主!

不过赵祯在走过苏轼身边的时候低声道了一句:“苏子瞻,你好胆!”

待众人反映过来,赵祯早已上了马车离开了苏府,随着皇帝的离开,苏府的气氛也变得随和起来,只不过苏洵却发现儿子稍稍有些不正常,脸色苍白的难看……

冷哼着说道:“你这时候知道怕了?早便叫你收心,莫要把才情浪费在……这位是?好生面熟啊!”

灵儿此时早已无处可藏,只能暗叹自己倒霉,父皇这次出宫居然没带左右金吾,连御前班直的人都不见,不用说定然是微服出宫的,只恨那亲卫司的人躲在暗处居然不出来相助?!

这可是错怪了亲卫司的一众护卫,他们躲在暗处,只是保护官家而已,苏子瞻带着一个俊俏后生回来,谁知道是干嘛?只需稍稍留意没有不轨便可。

再说有狄青和杨怀玉赵力等人在,御前班直都被官家遣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