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间辽朝舆论哗然,谁也没想到赵祯行动居然如此迅速,攻城拔寨数月便已经压到了西夏国都兴庆府的门口,并且西夏皇帝死在了亲儿子的刀下,相国篡权,太后垂帘听政。
一连串的变动看的辽朝目瞪口呆,这么一来整个西夏便是大宋的囊中之物,而前段时间他们埋伏在西夏的密谍探听到了西夏太后没藏氏打算带着西夏一起归附大宋的劲爆消息,一时间辽朝忍耐不住了。
若是西夏成为大宋的一部分对辽朝的威胁将会更大,他们费心巴力的在宋夏战争之时拿下后套,转眼间便成了大宋的嘴边食物,岂不是白辛苦一场?
而辽后萧挞里看的更加清楚,若是西夏没了,大宋便只有辽朝这唯一一个敌人,从此大宋不用再担心西北之地,并且获得了一个巨大的牧马之地,而肥美的河套之地便在他触手可及之地!
河套对大宋的价值萧挞里最为清楚,“贺兰山下果园成,塞北江南旧有名”说的便是河套之地的宜农宜牧,一边可以种植中原之地的大量农物,一边可以牧马练兵两不耽误!
在这个时候,一直在辽朝中提倡休养生息,徐徐图之的辽后萧挞里,却果断的命令后套之地整装待发的八万铁骑南下,他们的目标正是兴庆府,而辽皇耶律洪基御驾亲征率领三万援兵抵达后套。
这是辽朝的一次豪赌,萧挞里绝不能看着西夏与大宋联姻,最后成为大宋的一部分,如此一来辽朝将会面对巨大的威胁,在萧挞里看来,最少西夏不能在没藏黑云的带领下顺利归附大宋,而是要和大宋血战,由此让大宋受到重创,而无力对付辽朝的后套之地。
这一切都是辽朝的想当然,辽朝大军在路过定州的时候,定州城门紧闭,城墙上士兵如林,显然是为了防止辽人进攻,而辽人同样也松了一口气,他们不愿在定州城外和西夏军纠缠,他们要赶赴兴庆府阻止大宋皇帝与西夏太后的联姻。
但耶律洪基却不知道,一支强大如猛兽般的大宋骁骑却一直如吊靴鬼似得的跟在他们身后,千牛卫一路上无声无息,静动有序,耐心的像个狩猎已久的老猎人……
强大的力量总是让人所忌惮,同时也让人心生恐惧。
大宋的强大在辽朝的眼中就是一个巨大的潜在威胁,他们在大宋手上吃的亏已经不少了,燕云之地的易主是他们最不能接受的,其次才是耶律宗真的死。
赵祯当年的御驾亲征给辽人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当然他们知晓大宋军队的强大,但却不认为没有一战之力,事实上宋辽之间根本就没有经历过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大决战,而大宋当年进攻燕云,多是以强大的火药和火炮攻城拔寨。
致使燕云守军没有顶住大宋的压力败下阵来,否则一旦陷入僵局,大宋的形势岌岌可危,北伐燕云也不一定能够成功,随着时间的愈加漫长胜利的天平一定会倒向辽朝,倒向耶律宗真。
如此他也不会使用奇袭期望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反而战死鸳鸯泊旁。
这一切都让辽人心中不服,当然,以辽人的冲动早早便会报复大宋,可这一切都被一个女人所控制,萧挞里垂帘听政辅佐耶律洪基这段时间一再的约束辽朝朝堂,暂时先放弃对大宋的报复,以休养生息为主,以恢复国力为主。
这种想法有些朝臣理解不了,但远在大宋的赵祯却不得不佩服她的政治头脑。
失去燕云的辽朝想要南下回击大宋不是不可能,只不过他们面对的不再是一马平川的关中平原,而是有着险要之地的关隘,这些关隘都是大宋依托太行山脉与崎岖的地势所构建,大多数的关隘颇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要。
辽人若是妄图从中京道直接进宫大宋的北平府,简直是难如登天!他们只能把目标放在一马平川的奉圣州,不过这里城池寥寥无几,大片的草原被大宋当作养马之地的牧场,而在这里则是驻扎着一直实力强大久经沙场的骑兵千牛卫。
千牛卫虽然也是十六卫之中的一个,但却不属十六卫的管辖,而是直接听从赵祯的调遣,专责掌执御刀宿卫侍从,是皇帝内围贴身卫兵,他们便是亲卫司老兵退役后的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