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九章兴庆府的动荡(上)

宋缔 我欲乘风归 2224 字 9个月前

渐渐的,兴庆府百姓和定州,怀州等地的的百姓开始来往,兴庆府再次变成西夏的繁荣之地。

只不过这繁荣有些怪异,一边是大宋连营十里的大军,一边是西夏来往的百姓,甚至有大宋的商贾已经带着货物开始进出兴庆府,兴庆府的守军在得到朝廷的命令后只能放行。

渐渐的,大宋商贾开始向西夏百姓宣扬大宋的繁华,其实这些都是他们知道的,用不到这些商贾宣扬,但是每当听到商贾说出大宋为西夏百姓准备的东西时,他们都不自觉的放慢脚步。

“大宋真的能为我等平民百姓准备耕牛?你莫不是诓骗我等?老朽可是听说耕牛在大宋金贵的很!”

商贾嗤笑了一下道:“那是什么时候的事情哟……现在我大宋的耕牛多得很,你们到了大宋不光有耕牛,还有田地,官府都是准备好了地契,等着你们认领嘞!

还有房舍!若是被分到了上等的赤县,嘿……我跟你们说还有房舍可供挑选,独家独院的也不是不可能!只要你们兜里的钱足够买下就好,普通的房舍朝廷都不会收钱,不过毕竟没有白吃的东西,还需你们自己修补就是了……”

商贾说的都是真话,大宋确实准备了这些,不过不是白白准备的,大宋从西夏获得的好处要远超这些党项人所获得的,但这一切对西夏百姓来说却是免费的午餐。

大宋商贾穿的是绫罗绸缎,连帮工的伙计穿的都比西夏人穿得好,瞧见他面色红润饱满的样子,一看就是吃好喝好的,若是自己到了大宋也能这样,还有什么理由不去大宋?

人活着图个啥?还不就衣食无忧,靠自己的力气养活自己与家人,若是在大宋有屋有地有耕牛,嘿,这日子能过得不好?

西夏的兴庆府已经完全变了模样,城墙上的守卫变得极为单薄,没人关心兴庆府的安危,西夏的朝堂之中流传着一段消极且听着好似有几分道理的话。

“既然大宋军队来了也挡不住,不如大开城门算了,此时的西夏需要议和,而非征战。”

议和这一话题在西夏起初不受待见,许多西夏贵族为了自己的利益都不打算与大宋议和,在他们看来所谓的议和就是在向大宋拖延时间,争取喘息之机以待寻觅战机。

但很快没藏黑云便运用她手中的权利玩起了手段,她坚决的主张与大宋议和,并且要向大宋称臣,而遣宋使张望回来之后带来了更加惊人与刺激的消息。

大宋皇帝赵祯同意西夏归附称臣,但要求西夏的所有党项人内迁内附,大宋将会为归附的党项人准备衣食住行,甚至连田地,粮种与耕牛都一应俱全,而另一个条件便是西夏太后没藏氏必须嫁给大宋皇帝。

一时间兴庆府再次出现动荡。

朝堂的一般文臣与垂帘听政的太后讨论出的结果是,西夏抵挡不住大宋的进攻,内迁内附已经是必然的选择,至于太后嫁给大宋皇帝……也不无不可,若是太后入了大宋宫廷内苑,最少党项人的利益可以得到一定程度上的保障。

并且太后没藏氏并不抵触入嫁大宋,这自然是这些文臣最希望看到的事情,那接下来的问题便简单许多,文臣最擅长什么?自然是引导舆论,在西夏所有的百姓已经唯这些文臣马首是瞻,他们也没有别的选择。

太后为了西夏百姓的安危,为了百姓避免刀兵之祸,征战之苦,国破家亡之痛,牺牲自己原意嫁往大宋,同时也为西夏百姓争取更大的利益,这种舍己为国的大魄力使得兴庆府乃至定州,怀州等地的西夏百姓大为感动,称其为:圣后!

确实,若是真的如此,没藏黑云的确能担当得起一代圣后的名誉,但只有极少数人知道,事情根本就不是这样,没藏黑云是为了保全自己的地位与荣华富贵,也是为了保全自己的没藏家而这么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