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四章皇帝的“情书”

宋缔 我欲乘风归 2450 字 10个月前

蔡伯俙不晓得何为打卡,但却知晓这是官家让自己回去呢!喝完茶水之后便起身离开,而赵祯在蔡伯俙走后起身对三才道:“与王语嫣说一声,朕今日不朝,常朝过后便去后苑。”

“奴婢遵旨!”

待三才也离开了,整个御书房就剩下赵祯一人,喝完茶水之后,赵祯起身走向御案,用上好的紫毫笔蘸上朱红转身在舆图上勾勒起来,不一会西夏的版图边界便和大宋的一样都变成了朱红之色。

赵祯投笔一笑:“谁能知晓朕居然能如此顺利的接手西夏?来人!”

“奴婢在!”宫殿的角落之中缓缓走出一个人影,他是皇城司的内侍,白天无时无刻的隐藏在赵祯的身边等待召唤。

“传旨狄青,务必歼灭西夏之军。”

“奴婢遵旨!”

所有的一切都是建立在西夏的覆灭之上,如若不然,没藏氏怎可能放弃西夏太后的尊荣嫁给自己这位大宋皇帝?在这个时代女子改嫁本就是困难重重,何况是太后之尊?

赵祯走向御案,亲自提笔写道:“朕观你之书信,其情可悯……”赵祯洋洋洒洒的写了千余字,说实话他还从来没对王语嫣写过这样的书信,算是一封准情书吧……

在书信中赵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把现在的宋夏之况详细的解说与她听,并且说明了宋夏合并之后的好处,不光是大宋得到的好处,最重要的是赵祯能给予没藏黑云的好处。

能在国难之时,首先想到自己的女人必须要以利诱惑之,同样的也要威胁之,让她看清楚大宋战胜西夏之后若是不降的代价。

赵祯写下最后一句:“若卿入宋,朕必不负卿!”想了想好像还差了点什么,于是提笔加上一首诗:“疏星淡月秋千院,愁云恨雨芙蓉面。伤情燕足留红残,恼人鸾影闲团扇。兽炉沉水烟,翠沼残花片。一行写入相思传。”

赵祯看了看,不由得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是在太肉麻了些……

三才小心翼翼的凑了过来,他刚刚瞧见赵祯脸上略显狰狞的表情有些心惊胆战,也不知官家心里想的什么,难道是听到自己与蔡伯俙的谈话了?不应该啊!刚刚自己和蔡伯俙距离御书房老远呢!

“启奏官家,蔡驸马来了,就在殿外等候……”

赵祯长长一叹,他一直担心在相公们面前此事怕是过不去,所以略显紧张:“让他速速进来。”

说完便对三才露出询问的眼神,但三才转身便走,一点也没有收到的样子,让赵祯很是郁闷,相比蔡伯俙三才是自己的家奴,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说实话,赵祯其实真的有些尴尬,甚至是担心,他担心在史书中留下不光彩的一笔,被后人唾弃,但想想自己的“丰功伟绩”好像也不至于,毕竟史书都是以尊者讳的嘛……

在一旁的沙发上坐下,这沙发是赵祯特意让将作监制作的,里面填充了大量的棉花,舒适又柔软,但赵祯在处理政事的时候是绝不会坐在这上面,还是硬直的椅子比较好。

三才带着蔡伯俙进入御书房,蔡伯俙看到的是气定神闲的官家,只有三才知晓在自己离开之前官家是多么的纠结,当然他绝不会说出来。

蔡伯俙躬身上前道:“臣蔡伯俙参见陛下!”

“没有外人,坐下说吧!三才上两杯绿茶,这东西最是提神!”

三才应声离开,这是赵祯在故意支走他,毕竟自己与蔡伯俙的对话还是越少的人知晓越好。

“相公们商议的如何?”

蔡伯俙递上卷宗道:“臣已经记录在案,诸位相公们都是希望陛下迎娶没藏氏。”

赵祯惊讶的转头道:“连包拯都是如此?”

“包学士只是在名分上有些微词,诸位相公们商议的也都是如何让没藏氏在名分上与官家相配,最后还真是成了,若没藏氏不以太后身份入嫁大宋,则无有阻碍!”

赵祯翻看卷宗,还真是好这么回事,若是没藏氏不以太后,而是没藏皆山之女的身份嫁入大宋,便不会存在礼法上的问题,但这样一来岂不是否认了她西夏太后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