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四章入归华夏有何不妥?

宋缔 我欲乘风归 2389 字 9个月前

“陛下,若我党项归附可否还一切照旧,就按照草原上的生活?”

赵祯摇头道:“不行,一旦你们归附必须内迁,从游牧改为农耕,必然会发现自己身上的许多东西都不适合了,这是我汉家往常农耕百代得到的结果,不单单是游牧改为农耕,你们的文化也需要趋向我汉家儒学,否则如何入仕为官?”

拓跋卓然张了张嘴却没有声音,她发现自己已经无力反驳官家的话了,见她心思动摇,赵祯接着说道:“党项内附之民可不少,宋夏边境之蕃部多有归附,人数达十数万之多,朕的手中有大片的荒地可供他们种植,你党项人在西夏也不都是种田的吧?”

“陛下为何这么做?难道天下人都要变成汉民不成?!”拓跋卓然的声音到最后徒然提高,惊得三才在一旁一个抽搐……

赵祯则是面无表情的说道:“不是让天下人都变成汉民,而是让他们在心中认为自己是华夏的一部分,是地地道道的宋人,这是两个概念。

我大宋幅员辽阔,万民皆有,除了汉室之外,其他番族亦大为有之,可在他们的心中却认为自己是宋人,而不是像你党项人一样认为自己是西夏人,其中的原因你定然是明白的!”

赵祯的话让拓跋卓然无言以对,甚至开始怀疑自己坚持的到底是什么?

王语嫣轻轻起身,拉着她的手道:“你党项一族若是入我大宋,三代之后便没有西夏和大宋的区别,他们安康的生活在大宋,久而久之,数代之后便会认为自己也是大宋的一部分,甚至是汉室人家,这有什么不好?”

“可这样一来我党项岂不是没了?”

“树挪死人挪活,这有什么不好?”

拓跋卓然迷茫的离开,这时候的她迷茫了,是入归华夏,还是坚持本族?这是一个连赵祯都不愿轻易涉及的问题,更别说她一个深宫之中的女子了。

灭国西夏与留下党项族,两者之间看似有些矛盾却也是可行的,灭国与灭种完全不同,但如若赵祯灭国西夏,那党项人遭受的苦难将如黄河之水一样连绵不断。

“陛下!”

拓跋卓然猛然拜下,声音如杜鹃啼血般让人不忍,可王语嫣即便心中再不舒服,依然坐在原地动也不动,她此时完全不能帮忙,她是汉人的女儿,同时也是汉人的妻子……

国破家亡是什么滋味?党项人将要成熟什么样的苦难?拓跋卓然再清楚不过,膝新至赵祯的面前苦苦哀求道:“陛下可否放西夏一条生路,哪怕成为附属小国也可以,若是连西夏都没了,党项……”

“愚蠢!你西夏人难道原本就是西夏人?那党项是什么?那定难军是什么?那西平王是什么?若想让你党项保留血脉,毁弃国鼎是必然!朕绝不会留下西夏这个东西,更不会让你们自称大白高国!”

拓跋卓然含泪微微摇头,眼中满是祈求之色,但赵祯完全不予理会:“朕必灭西夏国鼎!你西夏人东尽黄河,西界玉门,南接萧关,北控大漠,方圆万余里!朕留下你党项一族,已经是格外开恩,绝不能留下西夏!”

拓跋卓然抬头说道:“我党项可以归附大宋,陛下别忘了我党项人骁勇善战,英雄辈出,若是能成为陛下的能战善战之兵,必可……”

“荒唐!你……可笑!”赵祯猛然起身:“我汉家王朝吃过这样的亏还少吗?你党项人虽然能一时归附,可时间久了必会异动,我华夏先祖便言: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朕绝不会犯这样的错误!”

“那陛下是要我党项远离故土颠沛流离?”

赵祯转身道:“朕给你……不是给你党项俩个选择,其一,若是我大宋胜了,所有党项人不许再呆在草原或是河西走廊上,无论男女老幼,无论地位高低,尽数内附!改发异服,风土人情也必须和随我汉家!

如此一来朕自然也会视其如汉民,别于番邦,朕可以保证,让这所有归附的人都将被刻上华夏的印记,无论是在是血脉上,还是在精神上!

朕会安排他们与汉人通婚,朕会派人教他们经史子集,朕会让他们和汉人一样活得入仕的权利,甚至会让他们进入军武院并在他们毕业的时候让他们领兵,这便是朕的魄力,朕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