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五章天子之殿

宋缔 我欲乘风归 2287 字 9个月前

再加上朝廷对参军的农家多有补助,不去才是傻子呢!

当赵祯行至析津府的皇宫后,便瞧见一帮人在新修建的大殿之前的,这是大宋有史以来最大的宫殿,因为种种原因,东京城皇宫的扩建计划都没有成功,从太宗开始到赵祯,都有意要对东京城的皇宫进行扩建,不是嫌弃它的破败,而是相比历朝历代,大宋的皇宫实在太“袖珍”了点。

其实相对而言皇宫是挺大的,但这是包涵了所有衙门在内的宫城,而不是皇帝的居所大内。

雍熙二年九月十七日,楚王宫失火,太宗便下了决心欲广宫城,下了诏书,也提出了建设规划,让殿前都指挥使刘延翰等人经度测绘图纸。

不久图纸画了出来,太宗一看,要拆迁太多民居,出于体恤百姓,便对朝臣们说:“内城褊隘,诚合开展。拆动居人,朕又不忍。”于是下诏停止扩修宫城的计划。

到了老爹真宗皇帝时,他本也是打算扩建皇宫的,但有朝臣上疏:“身为天子富有四海,何必与百姓争地?”于是在百姓面前真宗皇帝再次败下阵来……

自己的爷爷,父亲,扩建东京城皇宫都失败了,那就说明东京城的皇宫不适合扩建,赵祯自然不会去找麻烦,迁都已经是铁板钉钉的事情,不如在析津府这里修建更大的,赵祯这是直接掀桌子不和朝臣们玩了……

巍峨的大殿高耸宽大,任何人站在他的面前都显得矮小卑微,即便是赵祯站在这个庞然阙影之下也能感觉自己的渺小,但它的匾额位置却是空空如也。

暮然想起,自己好像忘记给这个宫殿取名字了,大庆殿东京城已经有了,这里自然不能还那么叫,端详了许久赵祯对内侍招了招手道:“笔墨伺候,朕要为这旷世伟殿赐名。”

辽朝上京的龌龊并不能影响大宋的正面形象,它依然是光辉的,高大的,威武的!每个国家都有那么一点肮脏的小事情不能说出来,大宋有,辽朝有,党项人自然也有。

但在表面上大家都是心照不宣,在这个世界上谁会把面具全部都撕扯下来,否则世界不就变成一个澡堂子了吗?当然在澡堂子里人们的脸上依然是带有面具的,更别提国家和君王。

赵祯站在析津府的城墙上,看着城中欢庆的百姓嘴角微微上扬,如今析津府的乃至大同府都弥漫着这种气氛,是两天前自己在城墙上宣布燕云光复普天同庆之后,一场庆祝的盛会便开始了。

虽然是远在析津府的城墙上宣布,怕是东京城也会很快的得到消息,毕竟飞鸽传书的速度要比战马快上许多,赵旭也应该在东京城的城墙上宣布大赦天下的旨意了。

这是值得所有宋人欢庆的节日,而这一天也被定为大宋的金瓯日,金瓯完璧算得上是国庆之日了,大宋收回燕云的意义有多大?这不单单是大宋疆土完整的一个凭证,更是完成了大宋历代君王的夙愿,同时也让大宋百姓在精神上获得了巨大的胜利。

如今赵祯可以站在巍峨的大庆殿面前,向天下人宣布:“朕之大宋,犹若金瓯,无一伤缺!”

正在赵祯抿嘴微笑的时候,内侍悄然而至,恭恭敬敬的为这位身着再平常不过燕居服的皇帝奉上手中的奏折,在内侍眼中,即便是一身燕居服配一个简单的发冠以及玉钗也不能阻挡官家身上的帝王之气。

翻开奏疏,赵祯便微微苦笑,他还在奇怪王语嫣怎么这么久都没给他来书信了,原是通过奏疏传来,凡是通过奏疏来往的信件都将经过中书省的宰相手中,臣子给皇帝上疏是这样,皇后给皇帝上疏也是这样。

这是王语嫣以皇后身份给大宋皇帝的上疏,内容自然是请求他早日班师回朝,一国之君三年未回,这在华夏千年的史书上也是极为少见的,皇后上疏奏请皇帝回朝也在情理之中,更重要的是,这件事会在东京城的朝堂乃至大宋的官员之中传开,如若赵祯拒绝,那不单单是拂了皇后的面子,更是让天下人看到自己的不是。

“这个精灵鬼!”赵祯笑骂一声便合上奏疏,燕云的事情基本上处理完了,剩下的便按照原定计划发展就行,自己这个一国之君在与不在不会偏差太多,谁都知道自己对析津府的重视,无人敢懈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