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府相公得到了一个安排手下官员的绝好机会,自然也不会再多加反对,谁都需要从这次用兵南海中获得好处,商人获利,官员获利,大宋自然也获利。
本是犒劳大军的赐宴变成了两府和皇帝的对奏,酒宴过后便是一夜的劳碌。
是夜如小儿手臂粗细的蜡烛把中枢两府照的灯火通明,大宋的军事,政治两大部门开始疯狂的运转。
对南海藩国用兵的事情已经提上了大宋的日程,而人治便要交给文官们来进行。
现在的赵祯有一种强烈的欲望,把大宋的殿前司和枢密院整合在一起,并把文官的所有衙门整合在一起办公,这样便能省去很多麻烦,对奏的形式也能变为会议的行事,提高效能对如今的大宋来说至关重要。
第二天的大朝会上,赵祯便宣布一项重要计划,皇宫外城的所有职司衙门全数推到重建,所有官员暂时移至刚刚竣工的华夏智慧宫。
朝堂一时间经历了一场大地震,这中集中办公的方式所有人都不习惯,毕竟各部门之间都有各自的隐私,衙门中的长官也是有官威的。
但赵祯不管这些,他是皇帝,有权命令所有人去执行,况且在他看来这些都是暂时的,毕竟玉清昭应宫也是规模宏大的宫殿群,即便比之秦时阿房也不差。
所用时间之久,收藏的书籍之全古今罕见,从阿巴斯王朝运来的书籍浩如烟海,这些都是珍贵的宝藏,赵祯可舍不得让文武官员们在这里长期办公嘞!
皇宫的改造自然吸引一大批商人的关注,自从军需的供给由蔡记分散给他们之后,这些商人就觉得自己有机会承办朝廷的货物和工程,毕竟连大宋各州府的水泥路都是他们承办的不是?
果然,蔡记的驸马蔡伯俙召集了东京城所有工程建设有关的商人,并且在蔡记的总部接待了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