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圈2号至少还有一大群科学家来想办法,现在这个期末考试,孟阳只能一个人搞定,不会有任何人来帮他。
为了期末考试!
为了满分!
孟阳觉得自己必须提前开始准备和验证。
首先是地点,以生物圈2号为参照,如果他不想经历同样的失败,那么这个生态系统肯定是越大越好。越是庞大的生态系统,体量越大,容错能力就越强。
美国人造的生物圈2号有一万两千平方米,差不多两个足球场大,如果让他自己来建造的话,上哪找这么大的地方去?并且还不能让人发现,不能被别人干扰和察觉,这种地方可不好找。
孟阳首先想到的是海洋,不过一想到海底那恐怖的压力他就放弃了,就凭他现在手头积累的技术,想要制造能够抗住水压的生物不难,但是想要在海淀建造一个数万平方米的巨大空间,还要能够抗住水压,这实在太难了。
很自然的,孟阳把目光瞄准山谷,如果将一个山谷封闭起来,貌似体量是够大了,问题是能否躲开人们的视线?这个时间很可能是以年为单位的。
如果封闭了一个山谷,必须保证一两年内不会有人踏足才行,并且还要能够瞒过天上的卫星,这
思来想去,孟阳将目光对准了地下,地下也是有大型空间的,比如火山内部,比如地下暗河,比如地下海,比如溶洞群
地下世界同样庞大,并且有个好处是很难被发现,很难被察觉,只要不是被开辟为旅游景点的地方,总是有很多人迹罕至的地方,经年不见人影的。
地下世界虽然比较隐蔽,但孟阳同样难以找到它们,这是个问题!
孟阳想了想,把小不点喊过来,开始设计一个全新的生物。
溶洞群通常集中在南方的湿润气候带,各类火山通常集中在各条板块构造带上,地下暗河基本上是以山区为主。
这么想来,这个生物必须具备长途跋涉能力,那么它首先要会飞;如果遇到地下暗河,它必须能够跟着走势进行探索,那么它必须能够潜水,能够水下呼吸;如果遇到埋藏在地下的空洞,它必须能够钻透地层进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