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月母族实力不强,北朝时就被削弱,属于关陇军头,从属于窦氏。这也是为什么李葭和她走得近,两人都是差不多,家族窦氏依附在窦氏身上。
“他们寻我,也多是问一些门路,我哪里懂那些个弯弯绕绕。”
有些委屈的李月缩在那里,她是最怕接触这些事情的,麻烦不说,根本不知道怎么帮忙。
又不敢直接找张德,怕被人撞破她和张德私通,奸情一旦爆发,像她这种手上既没有资源,又没有依靠的,身败名裂都是好的,被皇帝赐一条白绫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才女”这种名头好用,那也只是对张德来说好用。于长孙皇后而言,干掉几个“才女”算个屁的事情。
“可留了甚么通信的地方?”
“朱雀大街边上有个成衣铺,由得他们去串门。”
李月说罢,却见张德平复了心情似的,摸了摸她的脸,柔声道:“有甚事体,我让人去成衣铺留意就是。你能给予母族方便,将来也好有个倚靠。”
“嗯。”
知道张德说的是正理,李月点点头,却也没有矫情。她跟张德通奸,将来能倚靠的,绝非是张德的家族,固然张德会留有后手,或许早早地布置,但怎么看,还是生个子女要靠谱一些,再有一些物业产业,母族自然也会愿意帮。
正所谓穷在闹市无人问,她李月手中有钱有粮有子女,母族那些个“娘舅”“表兄”之类,也就帮忙勤快一些。
否则,一个“穷亲戚”,天底下又有几个愿意秉承良心的?
“过几日,老夫让人去那成衣铺打问一下,安排好之后,这传递消息,就在成衣铺里走吧。你母族弱小,老夫扶持一把,也没甚不好的,靠那窦氏,是没指望的,说到底,你和葭娘,都不是窦氏所出。”
“听姐夫安排便是。”
李葭听了大喜,倒是根本不介意,李月低着头,又是嗯了一声。
东宫、诸王府、诸公主府的特权大小是有所不同的,大体上东宫的特权是小一号的皇权。这就使得东宫理论上是有一定的“外交权力”,当然基本上这二十几年除了“太子糖”那一波发了家,后来的东宫榷场也就名义上是东宫的。
所有的专卖,都被皇后捏在了手里,东宫幕僚只有干瞪眼的份。
马周之所以直到现在还被东宫老铁认作“老领导”,就是因为当年马周一手操办之下,让东宫很是富着过日子过了两年。
后来于志宁过来划水,比清水衙门都不如。
只是比照诸王府、诸公主府,东宫特权依然是高高在上的。暖男太子咬咬牙在西域搞个榷场,就算是买卖羊毛,赚的也比诸王多得多。除非皇帝老子豁出去要靠赏赐来平衡,否则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西域改制的一个特点,自然就是当年的免税行情可能就要放弃,随之而来的,就是可以跟中原诸州县一样,哪怕是公主府亲王府,也有资格跑去搞点土特产。
当然隆庆宫之主盯着土特产有点不上档次,隆庆坊被她折腾成私产,眼界早就提高,赚头不大的事业,她根本懒得搞。
“阿郎多加保重。”
灞桥送别,依稀还能听到当年“长亭外”,古道是没有古道的,只有水泥硬化路面,四轮马车跑的飞起。
“又不远。”
伸手摸了摸李丽质的脸颊,看着新来的宫婢抱着李雍,张德看了一眼,摸了一枚虎牙出来,轻轻地放在睡熟了的孩子头上。
“记得早点派水泥厂的人过来。”
李丽质又叮嘱了一声。
“……”
听到表妹的话,洪七差点闪了中年老腰。
车厢内,抱着琵琶的李葭哭的眼泪婆娑,她跟自己老子告别之后,整个人都快抑郁了。好在老董事长看得开,嘱咐李葭自己多保重之后,就开始赶人。
心态放宽的李渊收了张德四十万贯财货,算是彻底把李葭卖给了张德。至于李葭母族那边,消息依然是密不透风,不过老董事长牵线搭桥,除李葭生母亲族之外,窦氏也跟着捞点外快,至于李葭起个什么作用,两家倒是无所谓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