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增长点

唐朝工科生 鲨鱼禅师 2458 字 9个月前

不过这种“痴心妄想”实在是有些脱离现实,“东风氏”的壮大扩张,都是在船团的意志下进行的,战斗成员往往都是出身船团,而船团完全受某些大唐势力掌控。纵使有英雄豪杰在其中诞生,想要谋求更多的权力,但只要出现小小的“经济危机”,就根本无法维持这种英雄野心。

实在是某条土狗从一开始就把成本拉的太高,让大多数人并没有察觉到而已。

仅仅是海船制造,就不是一个两个英雄豪杰就能玩得转的,这需要大量的资本支持,光靠几百或者几千战斗人员就妄想维持,还不如指望天上下黄金雨。

至于人员培训、船只保养、医疗卫生、市场开发……这早就超出了一个英雄豪杰可以靠“英雄胆”就能闯过去的难度。

超越时代的英雄,从来都是百万中无一的。

于是哪怕有着野心家,但只要在船团的体系中,只要还运营在某条土狗人为拔高的社会成本之上,野心家只要有一双手,能够算加减法,就只能“望洋兴叹”。

“东风大人!卑下什么都可以干,什么都可以干的!”

“中队长大人已经说了,你太弱小了……”

“虽然卑下的确是很弱小,但是卑下对大猿山很熟悉,真的很熟悉,卑下知道很多部族的方位!卑下对东风大人还是很有用的——”

“噢?”

小队长微微一愣,能够成为小队长,层次肯定要高上一些。尽管他是扶余种,但船团对于这个几乎是没有顾忌的,扶余种的小队长,手中要是没有十个八个同族同种的血债,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很有可能这样的小队长,曾经过手贩卖的老乡就有万儿八千。

作为船团近期的重要贸易额增长点,“捕奴”是相当的赚钱,没有足够的奴工,就无法开矿。至于适龄女子的价格,也逐渐增长,尤其是在苏杭一带,大量的倭女进入了缫丝厂、纺织厂,五年总输入量,已经超过了三万。

这还不包括在淮扬地区以“螺娘”身份出卖皮肉的数千倭女,以及大量在朝鲜道作为“奖赏”派发的年少倭女。

一个奴工在倭地的价钱,到登莱,就是翻一到三倍。然后从登莱进入河北甚至辽西,就是再涨一倍。仅仅石城钢铁厂的扩张,加上配套的土法炼焦厂,其苦力缺额就在五千以上。

无比丰厚的利润回报,使得倭地的掠夺“战争”,并不以消灭有生力量为主,更多的是“战略恫吓”,战术上更是以“击溃”为目的,配合大量的“辅兵”,在击溃战的时候,就是满地抓鸡的感觉。

只是对于船团来说,要进入“腹地”就有点“冒险”。风险在于成本上,倒不是说敌人如何强大。没有向导的情况下,贸然进入山区,可能几个月都未必找得到山民部落的老巢,而物资运输又相当困难的情况下,对于士气的消耗是可想而知的。

万一出现不必要的非战斗减员,阴沟里翻船也不是不可能。

所以,如无必要或者绝对把握,船团的目标,从来都是中小型“城市”或者聚落,大部分都是在河口地区或者平原地带。

想要找一个合格的向导,是相当不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倭地还高频处于部落兼并和制度建设期,这就导致即便有向导,往往也死在了战斗中。

当大猿山的少年表示自己知道很多部落方位的时候,小队长知道这是个“大买卖”,立刻报告给了二中队队长东风甲。

“此事……我要上报船团。”

“是。”

东风甲作为二中队队长,是可以不和大队长通气,就直接上报船团的。因为大队长是行政上的奶妈,并不能直接插手战斗任务。所有的中队长,依然还是受船团直接管理。

消息传到了河口的水寨,王万岁想起一事,便问道:“早就听说倭地东北有个大湖,莫非就是在这里?”

“探险队并没有深入,此地入冬之后,着实风雪强劲。若是真有个大湖,倒也不是不可能。毕竟,倭地东北山川密集,汇聚入湖也很正常。”

“若如此,怕不是此地野人数量可观。”

王万岁眼睛微微一眯,便道,“派一支小队过去。”

“是。”

不几日,五星一村就组织了一支小队,前往山区查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