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六旬老汉功夫好

唐朝工科生 鲨鱼禅师 2476 字 9个月前

总之,文艺青年“李青雀”的形象,在贞观十九年算是到此为止,往后也不要提什么文艺范啊有内涵,魏王李泰就是小贷吧的死胖子。

至于某个雍州老汉,挨了一顿打之后,立刻就有人鼓吹“厉害了我的老汉”“男人看了沉默,女人看了流泪”,六旬老汉为何惨遭毒打?大理寺中的嚎叫是何缘由?刑部有关人员为什么纷纷静默不语?

抽丝剥茧的故事,一个形象丰满刚直不阿的关西老汉,顿时出现在关东京城的街头巷尾。

“比照魏徵”“蔺相如再世”“弘文阁樊哙”,各种名头不要钱的往上戴,吹的颜老汉差点自己都信了。

要不是为官多年心如平水,一般人还真遭不住。

有司关了几天,终于辽东来了消息,皇帝老子说了:颜籀这样敢于直谏的精神是难能可贵的,不能伤害广大群众的心,放了吧。

放归放,弘文阁也是不能呆了,六旬老汉于是就“闲赋在家”,但每天还起得比鸡早,晚上和鸡一起睡,精神头还是不错的,一副还能为朝廷再干几年,还能发光发热的架势。

然后有一天,漠北返转京城给北军要饭的尉迟老魔头路过雍州老汉他家,一看这老汉气色相当好,就提出要不要一起前往漠北看“风吹草低见牛羊”?

雍州老汉连连推辞,前长安首富顿时感慨“君非为功名利禄,实为社稷也”,然后就写了个奏章,快递给了辽东的老板,说如此如此这般这般。

李董一看,心里固然知道有猫腻,但“千古一帝”么,这点小猫腻是可以接受的,然后批了个条子给马周,让马周去操办一下。

扬六旬老汉的名不是不可以,但要是老板也想一起装逼,那肯定是老板先装,老板先飞。

“千古一帝”的胸襟到底有多么伟岸,朝野之间该吹的吹该捧的捧,前面几场的主角六旬老汉颜师古,立刻就成了配角,为了保证李董的正脸面向观众,他毫不犹豫地只露了半张脸。

配角么,只配露半张脸。

至于是不是有人吃回扣减了戏份,其实也不算太重要,反正皇帝老子说了,既然是尉迟卿举荐的,不如就去尉迟卿治理过的故地走一遭。

然后“宣州刺史”颜师古赴任路上,洛水有人写《送颜公使宣州》还是唱“师古功夫好吔,真的好”,已经不重要了。

骗皇帝一顿毒打是不可能了,但眼下京城当家的又不是皇帝,是夫妻店的另外一个话事人啊。

都不用房遗爱这个心理生理双重变态提醒,六旬老汉颜师古瞬间就琢磨好了如何骗皇后的一顿毒打,当然了,指望皇后穿着高跟鞋狠狠地踩自己的老尻是不大可能了。皇后这么尊贵,别说老尻,老脸都不会踩。

具体的骚操作是没有的,横竖魏王李泰犯的错也不是致命错误,只是给帝王家脸面抹了黑罢了。

也没几天,六旬老汉跑到洛阳宫门口啪啪啪一打门,然后大叫:皇后,皇后啊,魏王他有辱皇家尊严啊,他不好好在弘文阁读书,反而去办小贷分期买麻啊……

总之,就是这样了。

六旬老汉这一嗓子,吼的整个洛阳宫都知道了。长孙无垢原本还纳闷,这雍州老汉吃错药了吧,来洛阳宫嚎个什么。结果派李婉顺过去一打听,才知道自己“留守”京城的宝贝儿子,居然偷偷地办了小贷,不但办了小贷,还被人堵上门要债……

不但被堵上门要债,魏王还收了广州人的礼物,收也就算拿了,还拿广州人的礼物去变卖还贷。

好,这样也可以接受,偏偏还收了广州人的钱财,每笔少则五千贯,多则一两万贯,简直就是上了瘾一般。

京城瞬时就炸了锅,万万没想到“舞文弄墨”的有福亲王,居然日子这般不会过。

太令人失望了!

然后魏王李泰就被叫到宫里,被皇后亲自反手正手抽了俩耳光。

一开始魏王殿下还辩解说我这是为了不打扰母亲的小日子,这才没敢和你说,然后又被加了俩耳光。

李泰整个人都是恍惚的:我特么招谁惹谁了?

怒火中烧的皇后打完了李泰,立刻着人把六旬老汉请到有司,先定了个“诽谤亲王”的罪过,一开始没打,就等雍州老汉先来个“刚直不阿”“据理力争”“拼死直谏”。

套路嘛,一般都是这样的。

遇到李董这样的大老板,打是不会打的,要么直接流放,要么直接弄死,谁特么有闲工夫跟你扯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