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安,对于十年之尘,朕不知怎么,有些记不清楚了,你掌管大夏所有案宗,你给朕好好说说,十年之尘到底怎么发生的!”
听此一言,戚安顿时冷汗背出,旋即,戚安跪地叩首:“陛下,朝会之事,微臣已经知晓,那杜如庭、罗金赐、蒙铄、骆平安皆为忠贞之人,可以大用,但为官者常言刺之,必有疏漏所在,此番也是中都情况所使,他们才闹出那般杂言,以烦陛下耳目!”
“戚安,你莫不是没听懂朕的话?”
龙威缓出,可其中压力堪比泰山之巅,戚安眼瞅着避不开,当即哀声:“陛下,先帝已逝,故迹入尘埃,陛下何须非要寻个一二清白?殊不知世间太多的事都是黑白相合!”
“人有生死两路,事有黑白之分,怎地到你这就成为黑白不清了?”夏景帝气怒渐出:“你莫不是与杜如庭、蒙铄之流暗中谋合?刻意欺哄于朕?”
“陛下息怒,微臣万万不敢这么做,微臣乃先帝之选,奉忠先皇,再继陛下,此一世三皇的恩宠,微臣就是肝脑涂地,也难以回报天恩!”
“那你就把十年之尘给朕好好说说吧!”
话到这里,戚安避无可避,便徐徐道来。
“泰安元年,先帝平定四海,皇威天扬,分五将,秦懿,皇甫崧,南宫庆余,赫连熙及贺兰真,但年余不过,传闻将威乱道,于后,先帝拖封武将,遣贺兰真于西余之地,现北疆西河,遣秦懿于北疆源镇,独留南宫庆余、赫连熙、皇甫崧于都,期至五年,西河生乱,秦懿奉令平之,三年不得,赫连熙、皇甫崧同去,败之,泰安九年,先帝亲率四将营取之,即西河风散,此在宗律备之,十年之尘!”
戚安说完,偷偷察看夏景帝的神色,结果发现夏景帝神色无变,戚安思忖片刻,低声道:“陛下…微臣已经说完了…”
“唉!”
夏景帝叹息,那般心中的沉重似乎像有万千巨石压在背上,让人喘气不得。
“十年之尘…十年的波折…一甲精锐,一命成罪,当真让人看不透,现在竟然有重蹈覆辙之故,难道这就是世风权欲之路?”
面对这般感慨,戚安不知说什么,也不敢说什么,否则一字不入心,可就是满门抄斩的罪过。
只是夏景帝不似夏安帝那等雄才武略,相较于帝皇的杀伐之心,夏景帝当真为大夏开国以来仁心最厚的皇帝,故而再听完十年之尘的乱事后,夏景帝首要表现竟然哀怜,这与当初夏安帝的沉杀相比,简直就是天地之差。
“戚安!”
沉迹中,夏景帝开口,戚安赶紧上前跪听:“臣在!”
“立刻拟道密旨与北安军!”
“陛下请言!”
夏景帝沉思片刻,道:“君不见臣之人,却知臣之心,勿疑君心于上,勿罚臣心于下,则万世安矣!”
乍耳一听,夏景帝这话当真浑然不清,可是再一琢磨,尤其是让那青岁之将林仲毅来品味,必定别有深意。
于后,夏景帝再命戚安下旨明诏,以大夏国基为重,安臣定将,严罚重赏,从这道旨令中,戚安理会到夏景帝的心思,身为一过之君,臣之言,不可不听,但也不能尽听,北安军,忠义立旗,可夏景帝当真不愿十年之尘的事再度上演,那样的话,将是大夏又一尘迹怨事!
北平城,林秀从林怀平的回告中,知晓东林军的在渔阳三郡的作为,那大日将军为了强压抵御林秀的迫战,竟然逼迫东林奴从军向北平发动进攻。
三千多个夏人不成,东林不果的北平青壮好似野狗一样在荒野中奔进,可是在北安军中军面前,他们不过是枯草败枝而已,还未接战北平,林怀平的鹰鸠士便中道突袭,将其击溃,原本能够击杀这些两面不得的家伙,但林怀平知道这些人的原本身份后,网开一面,放过这些人。
“秀哥,这东林人实在可恶,竟然拿咱们夏人当做挡箭牌!”
林怀平怒声低骂,林秀沉面无变,半晌,林秀冲诸将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