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初平不用说,早已证地仙道果,修成血海神魔之体,为元门的一方教主。
蒲石麟在外游历探险,奇遇多多。又有姬飞晨牵线天罡教,从而得天罡大圣指点修成地仙大道。
莱万宝的道路在乎一个“财”字。他在各大仙洲建立商会,聚拢天下财运,早在百余年前就顺利证道。
剩下石野和武阳也凭借自己修行的元门真法跨入地仙之列。
五百载证道地仙,对玄正洲修士而言,并不是一个太杰出的水平。靳少兰在同辈眼中,已经算是慢的了。
不过靳少兰证道和其他人不同,他在姬飞晨身边耳濡目染,明白玄元之辨,打算在炼成地仙元神的同时,修成神魔真身。
而他选择的证道地点也并非北方诸洲,而是西方世界的一处大陆。这处大陆和缟洲比邻,有地府执掌轮回,有神灵驻世运转法则,同样也有许许多多的仙道门派。单以环境论,的确是一方修行问道的好去处。
“我要证道,诸位,劳驾帮忙。”
靳少兰一边用龙渊七星剑和龙渊众人通话,一边拿出血色丹丸。
这是当年他从那块浮雕得到的东西,本来这颗红珠准备引诱他入魔,奈何靳少兰这个研究狂人恐怖如斯。他根本不理会所谓的引诱,反而拿出工具将上古神魔的血肉切片研究,从而体悟神魔自身寄存的大道。
为此,倒让靳少兰解析上古神魔法身奥秘,在五百神魔图之外又修成一个全新的神魔法相。也正因此,才耽搁靳少兰证道的时机。
呼唤之后,靳少兰悠闲自在地在山巅刻录法阵,摆出一座座十丈高的金雷宝塔,巡查自己的渡劫阵地。
虽然他找人过来帮忙,但根本没把希望放在他人身上。更多是打一个招呼,表明自己目前正忙,别让人来打扰,又推给自己一大堆活。
靳少兰厚积薄发,准备充裕,根本不在乎区区一道地仙劫。对他而言,还打算将地仙劫云截留下来,作为自己的研究资料。
“渡劫?你现在在哪?”莱万宝等人一听,赶紧放下手头事,准备过来帮忙。
“在白定洲。”
“我去,你怎么跑那么远?”
“我算到自己的劫数可能和金雷有关。所以来白定洲渡劫,或许能把劫数的威力增加两倍。而且根据我的推算,在这里渡劫的话,很大概率是四九雷劫。”
听到靳少兰一如既往的平淡话语,蒲石麟拍着脑门骂道:“拜托,不要把雷劫当做你的研究资料啊!这可是生死大劫!”
他赶紧问莱万宝:“咱们龙渊最近的一个传送点在哪?”
“你在黔光洲?”莱万宝回忆龙渊这些年建立的传送阵。有姬飞晨借地界冥河大开方便之门,无须穿行人间风水屏障,通过地府冥河的暗门,便在其他大洲建立八个传送点。
“黔光洲那里有直达缟洲的传送阵,你先去缟洲,咱们几个汇合后再一起过去。还有,少兰你注意点,别太托大,等我们到了再说!”
极北四洲都有对缟洲的传送节点。那是当年龙微道君为云霄阁留下的路。自从云中界回归后,玉芝仙姑无心往外域发展,龙渊便把几处遗址包下,改造成自己一方的传送阵。
除却蒲石麟外,元初平、武阳以及石野三人在玄正洲汇合,借助龙渊遗址前往缟洲……
众人心急火燎的赶来帮忙,但第一个到来的人,自然是姬飞晨无疑。他调动白定洲之上的两尊地仙化身赶来掠阵,远远望着惊雷坪之上的靳少兰。
“教主说,我证道需要的道君祭品落在靳少兰这边?而且是本尊算计的天数?靳少兰跟先天道君有关?他又不是什么大能转世?话说,我身边的大能转世身是不是太多了点?”
李静洵睁开眼,看到神罗正手捧一卷道藏,在自己旁边看得津津有味。
“师妹醒了?”神罗打量李静洵,满意点头:“还不错,太上忘情的心境加持下,距离天仙道果还差一步。”
“我入定多久了?”
“九日九夜。师妹能在这么短时间内奠定忘情仙箓的根基,果然是此道种子。”
是啊,若非看出李静洵在这方面的资质,李长老也不会收徒。
“九天吗?”李静洵以忘情之法斩去三千烦恼,心境重归于平静:“这几日多谢大师兄护持。”她对神罗欠身,表示谢意。
“好说,好说。既然是你们的大师兄,当然要帮你们修行。”神罗摆摆手:“接下来你要修成天仙道果,也打算九证?”
“有这个想法。”
李静洵兼修《三洞真经》,明白人仙和地仙的隐秘。在玄门仙道“四大境界”中,人仙地仙皆是炼气还神的步骤。所以,李静洵用九炼成仙之法,实质上是将“练气还神”这一步反复证道九次,打造无比雄厚的根基。而接下来的地仙境界水到渠成,根本不需要再反复九证。只有到炼神返虚的阶段,关乎仙道最后一重天仙道果时,才需要再度返证九次,打造一条通天之路。
“九证啊……”神罗心中感叹:这一代的太上传人们的确一个个资质卓绝。有人选择九世轮回,有人选择积累亿数功德,而有人则选择反复九证:“你有什么想法?”
“无非是从原本的九证仙道中重新衍生。”李静洵盘算自己目前的修行体系:“玄牝道母是我的大道根本,炼玄牝金丹,参道母真身,为第一证道法门。《三洞真经》是我太上嫡传的象征,待我修成‘洞真’篇后,证道天仙不在话下。道德宗的《道德真经》我很喜欢,为第三次。”
“怎么,你还打算继承道德宗道统?”
“昔日离开,本就是为道德宗设局。不破不立,唯有我出走一次,待回归之后才能使道德宗真正兴盛,平息天人之争。”
李静洵作为太上传人的身份,昔年道德宗主可是一清二楚的。天晨子是宗主得意门人,为追求大道而转世九次,将太上衣钵传给李静洵。所以道德宗主为求自家壮大,当然会选择李静洵为宗主,好执掌太上正统。
不过道德宗内的道德之争越发激烈,李静洵明白自己无法轻易平息这场动乱。才刻意离去,等日后道德宗矛盾激发后,再出面平息。
“昔年师伯对我很好,即便是为这份知遇之恩,我也会帮道德宗一把。”
“而且,我这第四证关乎太上忘情,也出自清净道德宗的落情峰,岂能坐视道德宗分裂?”
“太上忘情而非无情,落情峰一脉参悟的“太上忘情之道”,的确是玄门正统的修行大道。”
“至于第五证——”李静洵一拍腰间佩剑。宝剑发出铮铮剑鸣,荡漾缕缕锋芒剑光:“剑为护道之器。我虽然无意剑道祖师的气运,但分润些许气运还是可以的。”
神罗点头道:“剑道被太元道尊许给某位大人物,你我虽贵为太上嫡传,但此刻也不好和那人相争。暂避锋芒吧!”
但神罗心中很感慨,若非荡魔玄圣横插一手,说不定自家师妹能成就剑君之位。
李静洵继续研究自己的九证道路:“斩三尸算一次,我除却彤管和九灵元妃两尊化身外,还差一尸便可斩落三尸,成就清静琉璃飞仙之体。”
当年李静洵母亲因为小女儿身亡导致精神不稳定,失常陷入癫狂状态。直到李静洵参悟斩三尸法门,将其中一缕三尸神化作自己妹妹的形象,才勉强安抚李母的情绪。其实,用三尸神慰藉母亲,这才是李静洵最初的打算。后来以化身入魔道,皆是阴差阳错下的安排。
“嗯,斩三尸不错。”神罗马上附和。这斩三尸之术是他昔年从道祖处所得,留在玄正洲传给彭翁。他自己投入神罗天洲转世,化作本代的大师兄后,也重修斩三尸法门,并且进度还在李静洵之上。
“我这门三尸法门乃太上正统。可惜除却你我之外,同门之中很少有人能修炼。”
李静洵抿嘴一笑:“大师兄成天推销你的三尸法,如今在我们这些人不知传了几个?”
“勉勉强强四五人吧。”神罗叹息说:“一群不识货的主,我这么好的大道真法都没有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