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承宗一边说着,便是一边转身坐到了椅子上,而后对孙镐挥挥手,让他先行下去,让他一人静一静。
孙镐无奈,只得是依言出去了。
如今孙承宗被崇祯帝见疑,唯有辞官归隐,方可保得性命,否则,别看他四朝元老,又是德高望重,到时候一样被整死,这就是政治,没办法的事啊!
第二日,孙承宗便是在孙镐的陪同下,和那传旨太监一道,踏上了回京城的路程。
闻得孙承宗要走,曹文诏,贺人龙,何云飞等一众大将都是前来惜惜送别。
虽然是分开,不过曹文诏,贺人龙等人却也是兴致颇高,因为在他们看来,孙承宗现在被崇祯帝册封为荣兴伯,有了爵位,正是圣眷正浓的时候,他们自然也是发自内心的为孙承宗高兴。
而且孙承宗这次回到京城后,那是要坐镇中枢的,自己这些人以后也算是朝中有人了,以后办起事来也方便。
如此两般之下,尽管他们心中不舍,可总的来说,还是高兴多过伤感。
“阁老,一路多多保重,以后若是阁老有用得上我曹文诏的地方,还请阁老开口,便是赴汤蹈火,我也在所不辞!”
“还有我,我贺人龙也时刻听从阁老调遣,只要,”
那贺人龙正要表一表忠心,却是被孙承宗压手制止,只听孙承宗说道:“几位将军言重了,你们乃是朝廷的兵马,听从的只能是朝廷的调遣,还有皇上的调遣,老夫即便仍在朝中为官,亦是不能越权的啊!”
刚才曹文诏,贺人龙的一番话,私下里大家心里有个数就可以了,哪里还能拿出来明说,特别是现在那传旨的太监就在身边,这要是传到崇祯帝的耳朵里,你让崇祯帝怎么想!
见孙承宗这样说,曹文诏,贺人龙他们这才是知道自己说错了话,连连告罪。
“好了,各位将军请回吧。”
“阁老一路保重。”
“看来那贼子不简单啊!”
秦良玉听了汤山这话,眉头不禁也是紧锁,心里也是希望这次朝廷招安米脂巨贼,那贼子以后不要反复才好,否则,又是一场动荡啊!
很快,南川城便是被白杆兵接管,而后不久,四川巡抚又是奉了朝廷命令,从各地调集了数万大军,以秦良玉的白杆兵为主力,展开了对张献忠军的全面清剿。
张献忠的人马都是被白杆兵打的吓破了胆,纷纷是逃散一空,不过月余功夫,四川之乱平定。
虽然最后张献忠还是没有被抓住,可是基本也算是打废了,朝廷在四川这边,算是放心了。
四川平定之后,朝廷又是从各地调集大军,协助山东巡抚平定张俊之乱,所谓人多好办事,在各地官军的围剿下,张俊被杀,他的心腹手下也是几近全歼,侥幸不死的,也是隐姓埋名,不敢冒头。
至此,河南,四川,山东,三省之乱平息,朝廷在这三省也是很快恢复了牢固统治,这让崇祯帝很是高兴,于是,那埋藏在心中多时的夙愿,终于是有机会实现了!
崇祯帝心里有什么夙愿呢?
当然是米脂巨贼了!
想那招安米脂巨贼的时候,崇祯帝心里是不情愿的,堂堂一个天子,竟然是对一个地方贼匪妥协,这叫心高气傲的崇祯帝如何甘心!
所以三省贼乱平息后,崇祯帝决定对米脂动手,不过在此之前,崇祯帝还要做一件事情。
于是崇祯帝即刻提笔,书写了一道圣旨。
很快,这道圣旨便是到了陕西西安府长安府城,孙承宗及孙镐,曹文诏,贺人龙等一众人等,恭敬无比的摆下香案,跪地迎接。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彼年陕西动荡,朕心忧乱不止,几近寸断。幸得孙爱卿辅佐,平定匪乱,解朕忧虑,匡扶天下,爱卿实乃我大明国之擎天柱石也!
为表彰爱卿之功,着即册封爱卿为荣兴伯,世袭罔替,传之子孙。
另则念及爱卿年事已高,不宜长久在外风霜,着爱卿早日回朝,庙居朝堂,主政中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