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三章 东北国营农场

大唐颂 你是那道光束 4442 字 10个月前

“皇上的意思是将那些虾夷人征调一部分去帮助开发?”岑天时有些惊疑不定的问道。但是随即就被李玄清摇头否决,自己好不容易找到一块足够大来实施机械化的土地可不能让虾夷人来打扰了,而且事实上说到屯垦耕种,没有任何一个民族是中原汉人的对手,日本人也不行,更何况是在后世被淘汰的虾夷人?自己为了机械化耕作更是将厚实的拖拉机这样的神器都带到这一世了,所以李玄清此时的想法就是大规模推广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这些大型机械。毕竟在蒸汽机小型化之后这些机器凭借着蒸汽机就已经能够带得动。

“还有最后一件事,就是关于探险的事情,军队要安排下去,陆海军要分出一个专门的机构负责对外探险,凡是探险所需由军队支出,探索所得上缴国库,所有人员记功授勋必要的时候要有一个明确的奖励机制。”李玄清在海参崴被发现之后就想到了沿着海参崴北上然后去北美洲那边的打算,但是这件事不能自己提出来,而是要让下面的人自己去发现,自己去探索。所以在此时他才会提出这样一个机制,要想让民间自己去发现速度太慢还不如将军队派专门去负责这件事。

长安的这次会议之后大唐帝国的军政两方迅速合作,海军抽调复兴级战舰一艘,另加后勤部十几艘货轮和五艘客轮组成的庞大舰队浩浩荡荡的从天津港出发绕过朝鲜半岛然后前往外兴安岭。并在后世的庙街附近登陆,随后再次沿着海岸线往北找到了后世的海参崴港口。并且在陈凡的带领之下确定在海参崴和庙街两地分别建立两个据点,并且在松江那边的天策军尚未打到这边的时候由飞鹰旅随行人员负责守护据点。航路开辟之后,左天成迅速组建了大批的船队开始携带大量物资和人手,并且一次性将天津港所有的农耕机全部带上启程朝着被李玄清命名为庙街和海参崴的新据点。

而与此同时,初步完成调整的内海舰队开始从抽调军舰和陆战队在北海道函馆地区登陆,并在随后迅速占领整个北海道。这样一来日本四岛到目前位置已经被大唐占领了两个,只剩下九州和本州两个岛了。而在朝鲜已经成为帝国一个省的情况之下,真个日本都处在帝国领土的包围之中。而且如今的日本在驻守四国岛的天策军陆战队干预之下已经停止了内部争斗,开始老老实实按照帝国的要求开采境内的金银矿,然后源源不断的输入大唐,换取大唐的粮食和其他工业品。

天启八年三月初,庙街据点先一步建立起来,大型机器开始在这片土地上轰鸣,而从松江省北上的天策军也开始正式出动扫荡剩余的所有少数部族,开始正式打通松江省和新领土的陆上通道。而李玄清也在此时在新地图上将这片区域直接画了一个圈,帝国在东北最大的一个新省份也就此诞生,只不过新生的海参崴省短时间内是无法在普通民众面前露面了。但是这片土地在如今这个时代根本无人能够和大唐相争,只需要投入足够,这片土地就能够轻而易举的被大唐收入囊中。不过巧兮却在此时给宝马厂下达了总计两千辆的各式各样的耕作机器,这批机器在随后迅速被生产出来然后装船运往海参崴。

而为了更快的拿下这片土地,坐镇海参崴的陈凡甚至直接将东北的其他三个兵团一起调了过来,在大部分黠戛斯人西迁,而靺鞨等少数部落陆续被天策军收拢之后,这片土地已经没有人能够对大唐产生威胁。所以大批量的军队可以暂时转入农垦,协助农业部那边早入打开局面。也正是因为陈凡的举动,庙街和海参崴两个据点在后来短短的半年时间内迅速变成了两座城市,而且伴随着海参崴那边的港口码头逐渐建成,这里就成了大唐最北端的大港,也将承接未来在这片土地产出的贸易枢纽。

天气八年的参议院年度会议中,总参出人意料的提出在东北建立一百个国营农场的建议差点让内阁农业部长王靖宇以为自己走错了会议室。但是在陈凡带回来渤海和松江两省的土地调查报告之后所有人都开始将目光转移到这片黑土地之上。

“陈凡你的意思是说松江省往北还有一片不逊色奉天和渤海那样肥沃的土地?”岑天时有点诧异的问道。在东北那边之所以农业发展较为缓慢最大的难点其实还在于气候,一年一熟加上冬季气候寒冷,东北除了奉天因为发展工商业人口密度大为增加,渤海省前身是渤海国的缘故外,最北端的松江省这几年发展一直很缓慢,人烟稀少,这么多年就算是用了行政命令和无数的福利支持,松江省的人口到现在为止,加上那些被驯服的靺鞨人也不过区区两百万上下,这对于面积甚至超过渤海省而且随着军队不断往被开拓面积还在不断增加的松江省来说人口稀缺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

“岑先生你说错了,那边的土地面积至少在八百万顷以上,而且北边靠海的地方有些地方的气温甚至比起渤海省这边还要温和湿润一些,完全满足建立大型农场。”陈凡的话让王靖宇的眼光顿时都变了,如果不是在帝国会议上,只怕这家伙立马就要组织人手去现场实地勘察了。

陈凡说的地方李玄清自然知道,那片土地虽然如今还处在莽荒之中,但是究其土地品质和气候而言确实是一片宝地,而且那边的矿产资源可以点也不逊色东北本土。到了这一世李玄清绝无将这片土地送给别人的道理,所以年前的时候就让陈凡秘密安排人手进行实地考察,只不过陈凡派过去的人马一开始走错了路差点跑到了后世的库页岛上去了,幸好后来折转到了后世的海参崴附近,将这片土地跑了差不多整整一圈,所以才会有一开口就肯定的说出了大致的面积。八百万顷土地,就算是其中一半的土地能够耕种那一年一季出产的粮食只怕也是天量。更何况王靖宇可是亲自去过东北实地指导过当地的农业发展,对于黑土地的肥力他是非常了解的,那边的八百万顷土地只怕只要一季就能够养活整个帝国的人吧?所以想到这里王靖宇直接坐不住了,站起身来道:“皇上,陈帅,我强烈建议会后立即派人前去实地勘察,如果真有陈帅所言有八百万顷土地,那么说什么也要掌握在帝国手中,那里必然是帝国崛起的根本所在,断断不能放弃。”

“的确不能放弃,只是要想真的在那里开发,我们目前的移民屯垦的办法不成熟,也没办法在那片广袤的土地上生存下去。”李玄清摆摆手示意王靖宇坐下来之后道:“因此只有以国营和军营来建立一个个大型农场才能够迅速将那片土地转化为己有。”

“皇上所言甚是,那片土地按照目前的分田到户的办法移民前去屯垦戌边只怕几百年都无法做到,所以必须国营。”左天成乐呵呵的站起身来笑道:“我觉得这件事交给后勤部就很好,会后后勤部和农业部联合组建一个国营公司,负责开垦那边的土地,总参到时候安排驻守松江的军队越过松江前期进行扫荡那些散乱的靺鞨人和其他少数部落,部分前往松江省内安置,部分交给后勤部来负责,尽快开辟出一条从松江抵达海滨的大通道。然后以道路为基本线,往两边拓展,一步一步将那片土地全部瓜分干净就是。”

左天成的话让在场的所有人都一阵点头,不过这种办法虽然快,但是在东北尤其是外兴安岭往北直到海参崴的那片土地上面这个办法去不是最快速的。所以李玄清打断了大家的思绪道:“总参会后责令北洋舰队派遣一艘军舰跟你们后勤部和农业部专员绕过朝鲜半岛然后沿着海岸线往北,在合适的地方建立一个港口,然后以港口为据点,往内陆延伸,最后和松江省连接。至于军队让驻守松江的陈裕时率军在三月份以后进入松江以北将靺鞨等当地少数部落一网打尽,尽快归附王化。”

Tip:无需注册登录,“足迹” 会自动保存您的阅读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