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6章:怎么能是没用呢?

席卷天下 荣誉与忠诚 4550 字 11个月前

冉闵几乎是全程参与了长江以北的神州沦陷,有绝对的资格对儒家产生足够的厌恶。他不是那么懂得儒学给民族带来了什么或是会有什么传承,只知道儒家在面对异族入侵的时候没有任何的作为,甚至是一些所谓的儒家名士争先恐后效力胡虏荼毒同族。

“泰安兄,我不是单独针对谁……”冉闵环指周围一圈,稍微昂起下巴:“任何只会无病呻吟之人,对大汉增益国力无用之学说,皆是垃圾。”

讲道理,纪昌并不是忠贞的儒家门徒,他甚至都没有研读多少儒家巨作,只是出于文人的情操下意识会维护那些在文学上有崇高成就的先贤。

“骠骑将军莫不是疯魔了吧?”桑虞从来都不怵冉闵,来了听一小会,见冉闵说得太过偏执与绝对,问道:“依骠骑将军所言,是否要禁绝文字?再将诸多文学付之一炬?”

冉闵答道:“大半皆可烧。”

他们在这边近乎于争执地争锋,慢慢吸引了围观,不少人是跃跃欲试,知道其中一人是冉闵却是退缩了。

冉闵的名声在早先的时候就被长江以南的文人给搞臭了,后面他又主持对羯人的灭族之战,十分两极化地有了战神和屠夫的名号。

认为冉闵是战神的人,是同样仇视和痛恨羯人,要说长江以北至少是百分之九十九持赞扬态度,那么长江以南则是至少有四成人认为冉闵是屠夫。

长江以南的人虽然是长期面临羯族的威胁,可是真没有太大的切肤之痛,更没有亲身经历过羯人的统治,他们是将自己摆在“处身事外”的位置才那么看。

不管是将冉闵视为战神还是屠夫,谁要是面对冉闵都会心里发怵,文人讲究审时度势,只有极少数的人才会因为坚持而不惜身,看来周边的那些文人并没有为学术而直接呛声冉闵的胆量。

刘彦有自己的看法,对于一个国家(民族)来说,纯粹的文学在大多数其实是没有用的,可又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像是小说或电影、连续剧之类,除了创作者和参与者能够获利之外,它们能够创造出什么吗?恐怕绝大多数作品连给人带去思考都无法办到,只是为了达到娱乐的效果。但能说它们就不应该出现吗?

不管是什么文学,既然存在肯定是多多少少会有用处,一般的作品可以丰富思想,优良的作品则能给人带去思考,传世的作品则是成为整个民族精神文明的一部分。

刘彦不断观察周边的人,等了一小会还没看到谁站出去参与争论,甚至都没看到谁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要说不失望是假的。

“永曾没疯魔,亦非偏执。”桓温站在刘彦身侧已经有一小会:“他初窥何为工业,认定只有能创造的学说才是真正的学说。”

“科学。”刘彦说了一个名字,转头看一眼桓温,问道:“你与永曾持相同看法?”

桓温低声念了几遍“科学”这个名字,笑着答道:“科学能强军,亦能投入建设,臣以为科学才是国之未来。”

刘彦又哪能不知道科学才是未来,其余的虽然是传承,但也只是传承。

“首先要知道我们是谁。这一点不能望。”

刘彦想了起一些事情……

某个谁要消灭汉字全面使用拉丁字母。

又发生了全面否定本身文化的大事件。

一件又一件的事情,有些是发生在了诸夏大地,有些则是发生在了周边国家。

所谓的中华文化圈就是随着周边各国抛弃汉字,要么是使用拉丁字母,要么是自己瞎几把造字,没多少年就“清洗”掉了自己身上的华夏痕迹。

“一定要知道我们是谁!”刘彦异常坚毅地说:“不知道自己的根,任何强大都能被随时颠覆。”

他的话就已经讲出了那些看似无用文化的重要性了……

天坛广场并不是整个长安最为热闹的地方,讲到热闹的话应该是位于朱雀大道延伸出某条旁道的美食街。

既然是美食街,肯定就是充满了各种美食的街道。它是一条笔直的街道,长达达到两里左右,两侧皆是店铺,每一间店铺都是经营特色的美食。

除了店铺之外,美食街也有着摊位,不过与店铺经营规范的正统食品不同的是,摊位主要是以经营各种小吃为主。

由于美食街日夜有客流,店铺是轮班式的二十四小时经营,摊位则是不同的主人进行轮换。

一整天的日夜都在经营,各色的香味从未断绝,长安人也就给取了一个别名,叫飘香街。

世界上只有取错的名字,而不会有喊错的绰号,飘香街正如别名那样,的的确确是一条时刻飘着食物香味的街道。

美食一条街并不是只有诸夏的各种美食。

由于汉帝国已经与世界接轨,同时那么多国家的商人到来,各国得到允许向官府租赁了店铺,他们也开始经营自己国家的食品,丰富了美食街的菜类,可是异国他乡的食物就未必会受到汉人喜爱了。

如果说美食街是玩乐的地方,那么天坛广场就是一个倾向于严肃的地方。

天坛是国家祭祀的场地,广场是天坛的一部分,那边绝对不可能说成为一个肆意嬉闹的地方。

不知道是谁第一个到天坛广场摆下文斗擂台,官府并没有驱离或是追究,那么在这种严肃的地方进行文斗也就成了最佳的理想,不少文人甚至会想,他们在这里施展自己的才能,也许能够被上天感应到。

一直到某个有才华的人应招前往宫城给皇室子女讲课,还真是应了他们的期盼,上天有没有不可名状的神秘存在谁也不清楚,可是被天子召去给子女讲课了,等于是与被上天宠幸没什么区别。

有了第一个例子,认为自己有真才实学的人,他们就更热衷去天坛广场,期盼自己的才能也可以被天子发现到,成为又一个扬名天下的存在,导致的是一年四季不绝,甚至是无论日夜,天坛广场都是有那么些人像孔雀一样开屏的人。

“今天是什么回事,怎么会有那么多达官贵人过来?”

“你怎么发现他们是达官贵人的?”

“那还用多说吗?不是达官贵人,够资格带着那么多的护卫嘛!”

“啊,你说得好有道理,令我无法反驳。”

在汉帝国,什么样的爵位才能拥有多少护卫是明摆着的事情。

同时,要是爵位不够高,可是当前的官职足够高,依然是能够拥有临时增加的护卫名额。差别是他们一旦从官职上卸任,爵位是什么待遇,立刻就打回原形了。

那么多一看就是达官贵人的大人物来到天坛广场,原本就在展露自己的人瞬间亢奋,以最佳的姿态来展现自己。

同时,一些人开始呼朋唤友,告知他们天坛广场来了许多的达官贵人。

等待刘彦到来,讶异地发现一点,天上飘着白雪,广场之上的人却是多得有些夸张。

“原本人并不是太多。”纪昌在刘彦到来后,发现了就聚了过来:“应该是发现今天高爵者数量多,来找机会吧。”

天坛广场这边,一眼望去就是一片大约八十万平方米的面积,中央就是高耸的天坛,每时每刻都有甲士在四周值岗。

整个广场除了天坛之外就没有其它建筑物,全是平坦的石板地面。

文人来这边摆下擂台,并不是说筑起高台什么的,其实就是找个地方,靠着嗓子挑衅。

他们的挑衅并不是说进行谩骂,更像是商贩那样吆喝,差别是商贩吆喝的是商品的名字,他们却是大声地念自己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