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之前各方面比较混乱,杀敌数什么的没讲究,不过应该是干掉了十来万吧?
建国之后,各个方面开始正规化,尤其是刘彦决定重启二十等爵的制度,关于杀敌数的记录绝对是正儿八经来干。
十二年的征战,干掉了二百二十六万敌人,那就是每年至少弄死十八万的敌人。
他们是在胡人肆虐的环境中重新屹立起来,后面又打出了国门,平均下来每年干掉十八万个敌人其实并不算多,只是数据总汇听着恐怖罢了。
实事一再证明国家的建立果然是建立在尸山血海的基础上,不止是敌人的,也有自己人的牺牲。
刘彦需要搞清楚一件事情:“那个数据没算上今年的笈多王朝那边吧?”
徐正行礼答曰:“并未算上。”
冉闵无比感兴趣地问:“算上的话,能不能突破二百五十万?”
这个徐正也说不清楚,还需要等留守在阿三大陆的袁乔进行统计,将战报给送到中枢。
“决战阶段,阿三崩溃的速度非常快。”徐正知道敌军崩溃速度快会是什么样的战争方式:“死在我们的人手里的阿三不会太多。”
冉闵可惜地“哦”了一声。
他们说的数据只是军队斩杀数量,没有算上直接或是间接死在战争中的那一部分,要是算上的话,十二年之间死亡和失踪的人数绝对不会少于四百万人甚至更多。
“自元朔八年,大汉每年损耗的奴隶并不少于十三万。”蔡优慢悠悠地继续往下说:“元朔十年损耗的奴隶达到四十三万,元朔十一年损耗了三十七万,今岁损耗了五十七万。”
得了,算在汉人头上的血债又增加了一百三十七万。
“接下来还有很多重大工程,所幸是征服了笈多王朝,也找到了非洲。”蔡优没有任何心理负担地说:“应该是不会缺乏劳力的。”
刘彦更是没什么心理负担,只要死的不是汉人,才不管死了多少人。
是你把敌人引到这儿来的?
呃。队长。皇军托我给您带个话儿……
……?
呃……,只要你能够投降皇军……
白日做梦!你这个叛徒!
……
想着想着,不知道为什么刘彦脑海里浮现了很久以前看过的一个小品,满是笑点和包袱,但背景其实是充满了可悲。
占领一地,几个人就能管理一个乡子,几十号人就能管理一个县城,那不就是小鬼子对沦陷区的既视感吗?
没有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难以理解一个县城数万人怎么就被几十号人给轻轻松松监视着,也不会理解明知必死为什么却不拼死一搏。
刘彦看过一些笈多王朝之战的战报,通常是一个伍的汉军就能管控起一个数千人口的乡子,一个队的汉军就能压制一个城市的阿三不敢反抗。
为什么那么些士兵就能做到那样?是士兵背后有着一个阿三惧怕的国家,大多的阿三认为自己在反抗中死了绝对是白死,还不如就那么苟活着。
第五级爵的大夫,军中大概就是屯长左右的军职,地方官体系大概是县里某个部门的主官。算是整个汉国体系里面的中坚群体,支撑着国家的基础运作。
“我们有多少大夫?”
“回王上,今岁的数据还没有合计,去岁共有七万余人。”
“今年大概会增加多少?”
“该有两万?”
刘彦心里有数了,整个国家有九万左右第五级爵位的大夫,认真说起来并不能说太多,甚至是有些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