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7章:冉闵的花样作死

席卷天下 荣誉与忠诚 3376 字 10个月前

知道冉闵在干什么的人,他们以为冉闵炸完山就该消停了,结果他们大大的错了,冉闵再次回到都城就玩起了火枪,还是从初代一直玩到最新科研产品。

刘彦是不是可以视冉闵在进行抗议?

汉国现在是严格的军政分离,另外到了一定的级别之后,除非是受到直接命令,不然回到都城就根本没有继续统兵的权利,那就是冉闵会说没事干的原因。

到十一月份了,不在国内的将军基本是早早已经踏上了回国的归途,身在国内的将军也在往都城赶路。

每年的十一月到十二月最后一天,都是各个级别够高的文武官员到都城进行述职的时间点。

会有两个月的述职时间,是总不能让各地最高官员或次一级的官员同时不在办公状态,肯定是要流出足够的时间给他们轮替。

当然了,也不是说非回到中枢述职不可,像是前一年桓温就没有回国,他被刘彦允许待在阿三大陆继续指挥作战,但是远征军的长史袁乔却是回国了。

汉国周边已经没有什么太大的威胁,也就用不到冉闵这位骠骑将军领兵出征,刘彦会同意冉闵去西高车那边浪,主要是因为刘彦清楚冉闵根本就是一个静不下来的人。

这不,冉闵只是在都城待了两个月,今天一大清早就玩脱了。

冉闵也是足够的幸运,只是把自己给玩到手臂脱臼了。他要是想试一试戴着头盔被火铳打会不会有事,哪怕是盔头没有被打穿,弹丸的推力也会将他的脖子给“拽”断。

“陛下。”冉闵见所有人都不说话,趁着机会申请道:“能不能允许臣前往新发现的那个大陆?”

也不能说非洲是新被发现,之前出马六甲到阿三洋,进行阿三大陆战争的期间,汉国是已经发现了非洲大陆的存在,只是一时半会没有多大的闲工夫去探索。

汉人开始正眼看非洲大陆,是王猛所在的舰队归航期间派人上岸,发现那片大陆竟然有那么多的黑蜀黍,对于极度缺乏劳力的汉国来说可是一个好消息,才算是起了浓厚的兴趣。

“骠骑将军啊……”纪昌不太确定冉闵到底是忘了还是怎么了,提醒道:“大汉对笈多的战争已经结束了。”

冉闵当然知道对笈多的战争结束了。他还知道桓温没有经过允许私自回国,上一段时间徐正可没少抱怨桓温给自己惹麻烦。

“知道啊。”冉闵无趣地说:“对笈多的战争是桓温指挥,与闵又没有牵扯。”

有刘彦在场,纪昌可没办法直接告诉冉闵,说是既然那边的战争结束,称帝大典也很快就要举行,国朝就该进入到对分封的实质商讨阶段,冉闵这个时候出去浪合适吗?

“好了。”刘彦并不迟钝,多少知道众人都在盼着什么,只不过今天要说的事情与分封无关:“对笈多的战事结束,大汉对外最大的战争也就没有了。众卿,景略那边回馈了消息,你们说一说罢。”

对了,他们要探讨的是汉国以什么样的姿态与各国接触。

刘彦多笑笑对自己有益处,对整个国家来说更是一件好事。

世界上就是有那么一种人,他们心情愉快笑口常开的时候,国家就会安安乐乐。一旦他们时刻阴着脸,国家就会陷入各种人为制造出来的动荡之中。

那种人一般是掌握着所有权力的独裁者,国家的任何一人喜怒哀乐都取决于他的心情,高兴了事情再坏也坏不到哪去,不爽了天大的好事也能被整成最坏的事。

丝毫不夸张地讲,时时刻刻不知道有多少双眼睛盯着刘彦。

刘彦要是连续几天阴着脸的话,首先开始被调查的就是宫城,会查一查谁招惹不高兴了。

期间宫城一些无辜人士倒霉是一定的事情,必定是会失踪上一些人,她们会被先关押起来,时间久了没有贵人问行踪,极可能是随便找个井给沉了。

查完了宫城没有查出结果,就该是将调查延伸到官场,随后一些本来就有污点的人被严厉处置,没做错什么事情的官员也会战战兢兢。

一个国家的官员开始战战兢兢起来,整个国家就会陷入官方高度管控之中,官府行事也必将趋于严苛。那是官员知道风向不对,不想治下出什么幺蛾子吸引来注意力,被盯着死命地咬,以其自己倒霉不如先让治下倒霉,已经管不了治下百姓的生活会受到什么影响了。

刘彦要是在某段时间一直保持心情愉快,手下受益的也会是宫城办公人员,不但一些小错会被无视掉,大错在规矩框架内也是往轻了处罚。

毕竟,天子那么高兴,还是不要发生一些令人不愉快的事情为好。

三公九卿见刘彦高兴,他们的心情也会跟着得到极大的放松。

微笑是一个很有魔力的表情,连三公九卿都是那么愉快,属下也就会跟着愉快,延伸到的就是中枢的气氛很不错,地方官府得知中枢氛围很好也不会有什么不需要的紧张感。

没有被恶意操控的行政体系就能保持良好的运转,官府少干一些幺蛾子的事情,对于百姓就是最大的恩赐。

元朔十二年十一月初九,天气风和日丽。

天气好,刘彦心情好,众臣属没什么烦心事,建章宫偏殿之内的气氛就很轻松。

要是没有出现什么特殊事件或者意外,汉国中枢是每隔六天才有一次大朝会。

也就是在都城够资格的官员,他们每隔六天才起早摸黑进宫城参与朝政,大多数人参加也就只是带着耳朵。

小朝会是每隔三天进行一次,举行小朝会的地点并不固定,仅是限于三公九卿和被特别召唤的人。不过参与小朝会的人员也不固定。

关于大朝会,没有任何朝代每天都会有大朝会,勤快一些的皇帝三天举行一次大朝会,懒惰一些的皇帝则是连大朝会都不参加,甚至是懒到连国事都不去管。

可以将小朝会视为高层内部讨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