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1章:活着要有梦想

席卷天下 荣誉与忠诚 4338 字 11个月前

“只能是我,也必须是选我!”海伦娜短短时间内已经强调了十来次:“皇室之中,只有我才是成年人,尤其是有着丰富的取悦男性的技巧。不管是为了罗马,还是为了皇室,都需要做到取悦赛里斯天子。海琳娜是什么人?像她这样的人,去了怎么取悦赛里斯天子?”

君士坦提乌斯二世其实是赞同海伦娜的论调,那与罗马的社会环境有着直接关系,不懂取悦丈夫的妻子在罗马男人看来一点用处都没有。在他眼里的海琳娜是怎么样?就是一个几乎没有社交的自闭症患者,性格软弱又不善于交流,实在不觉得海琳娜能给罗马争取来什么利益,更别说为皇室获取利益。

“他们是赛里斯人!”尤利安有苦难言,却是只能继续讲道理:“赛里斯有着自己的民族风俗,各种迹象都表明赛里斯人与我们真的不一样。”

“如果是在指婚后的忠贞,我并没有什么问题。”海伦娜信誓旦旦地说:“哪怕是赛里斯天子一年只能干我一次,甚至是不干,我都没有任何问题!”

彪悍如斯的海伦娜是彻底让尤利安胸闷了,他才不相信海伦娜所谓的没有问题,甚至这个才是最大的问题。

“的确是有这样的担心。”君士坦提乌斯二世一脸的思索:“相传赛里斯天子能够合法拥有数千个妻子?”

数千个妻子啊!对于罗马人来讲简直就是不可思议。罗马人的法律规定只能有一名妻子,可是稍微有点身份的人谁没一些情人,就算是再加上女奴,也真的没可能是数千个性伴侣。

“我有魅力,更有信心,赛里斯天子会彻底地迷恋上我。”海伦娜说着挺了挺自己饱满的胸脯:“只要去了赛里斯,没有多久之后肯定能够怀上宝宝。一名有着罗马皇室和赛里斯皇室血统的宝宝,你们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君士坦提乌斯二世对于海伦娜的魅力还是非常有信心的,再一对比被众人一看就浑身僵硬的海琳娜,对于后者是一点信心都没有。

“本来是应该由我来提出联姻的事情……”君士坦提乌斯二世脸上泛起轻松的笑容:“尽管存在瑕疵,不过这一次尤利安干得相当不错,竟然让汉使优先表示。”

由谁来提出联姻,处于被动的一方肯定是具有更多的优势,尤其是国家与国家的联姻更是如此。

尤利安什么都无法说,只能给出一个尴尬的笑脸。

“听说沙普尔很不要脸地选择了自己最小最美丽的女儿,又选了三名孙女?”君士坦提乌斯二世没有说那些附属品的贵族女子:“我一直在思考这件事情。”

很含蓄,不过君士坦提乌斯二世已经将意思表达得很清楚,为了保险起见的话,罗马在这么一件事情上也不能显得吝啬,他是没有合适的孙女能选,但是稍微一猜也能想到不知凡几的罗马贵族很乐意选出女儿前往汉国。

君士坦提乌斯二世既然都要“大出血”了,多一个海琳娜并不算多,甚至是选择海琳娜为正牌联姻人选,海伦娜变成预备人选或是附属,那是一点问题都没有。他在乎的是这一次联姻能够带来什么样的好处。

“就这么决定吧!”君士坦提乌斯二世想到了什么,对尤利安说道:“既然你这么热心,正使就由你来担任。”

尤利安没有迟疑地答应下来。

“另外……”君士坦提乌斯二世很是理所当然地说:“友谊是双方面的。既然我们嫁出那么多的女人,赛里斯是不是也应该选出女人嫁到罗马?”

帛布并不是诸夏布料中最为名贵的,可是相当多数的正装所用布料却是丝帛,尤其是越正式的场合,穿戴的基本都是由丝帛做成的衣物。

像是官袍,到西汉之后就是统一采用丝帛作为官袍布料,基本是看不到其它面料做成的官袍。

帛在诸夏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是另外的一种货币,甚至很多时候远比铜钱更受欢迎,因此在诸夏形容财富的时候就出现了“财帛”这一个词。

罗马人对出产自诸夏的丝绸印象极度深刻,后面又加上了蜀锦。他们从未见过丝帛这么一种布料,尤其是看丝帛这一种布料显得相当朴素,真没有搞懂王猛特地送海琳娜一套丝帛做成的套装是个什么意思。

尤利安的反应会那么大,是他了解更多的内情,由此有了更多的联想。

在所有的正常礼物中出现了不正常的一套衣物。若是没有特别用意根本就不该出现,尤利安的第一反应是,不正常往往就代表着不寻常。如此场合出现了不寻常,必然是有特殊的意义。

海琳娜是在君士坦提乌斯二世的示意下才下去更换衣物。她换好穿戴重新出现之后,众人看到的是一身主体为赤红色,含有复杂花纹又有镶边,整体看上去其实一点都不显得简单的穿着。

汉服历来就讲究落落大方,少不了又是有着标志性的长袖承托出优雅,同时汉家女服还有收腰的特色,裙摆直接落到脚裸处又呈现喇叭形状,后裙摆还有拖尾。但凡身材高挑又不是太胖的话,穿上汉家女服绝对能显示出好身材。

海琳娜的身材一点都不高挑,相比起差不多一米七个头的海伦娜,她的身高只有一米五六。不过她今年才十五岁,按照道理是还会再长高,估计在停止发育之前至少是能超一米六的身高。

看去没有任何珠光宝气的一套衣服穿在海琳娜的身上,选择用料内敛以及没有名贵首饰承托,本来应该显得朴素到平凡才对,可是但凡审美观正常的人那么一看,不知道为什么却看到了……怎么说?就是庄重和大气!

“有服章之美谓之华”这一句话可不是凭白说说罢了,数千年的一再改革下来,诸夏的服饰一直都在进化,尤其是西汉和东汉天朝上国的气势下进行了大改革,至少上层的服装是往大气方向发展,与之同等时期的任何一国和民族在服装的美观方面真的是落后太多。

一样是世界强国的罗马,他们从一开始服装就显得极其简单,就是一身的群式袍子,硬要再加上一些什么装点的话,无非就是从一些小首饰方面入手,例如头饰和绶带之类的,就没有更多的审美发展了。

海琳娜被全场的人注视感到非常局促,几乎是不知道该怎么来迈步,肢体看上去有着很明显的僵硬,包括她和侍女在内都不知道该怎么来穿戴汉服,有些饰品的穿戴明显出现了错误,例如本来应该被用来压裙摆的玉佩成了项链,配套的彩带是以罗马的方式单放一边成了绶带款式,但是这些错误一点都不妨碍服装承托起来的大气。

汉国使节团的人员在穿戴方面是倾向于武服劲装,说白了就是胡服骑射改革下来的服装,并没有在任何场合穿过“传统服饰”。会这样是身在异国他乡,一来就遭遇到了糟心事,想着的是随时可能会开干,自然是怎么方便怎么来。

得说的是,诸夏的“传统服饰”真不适合用在打斗之时,光是长袖和宽袖就需要打斗之前卷起来,衣物除了腰间之外也一点都不贴身,相反是有一种松垮的倾向,再来就是不管男女的长裙在打斗时太碍事了。

一样是裙类的体系,欧罗巴各族男性穿戴的裙子一般就不过膝,甚至是有着很明显的高开衩。这个当然是为了不让裙装成为拖累,没有穿内裤习惯的前提之下,风大一点就随时发生有碍风化的画面。

穿什么样的衣物跟民族习惯有着本质的关系。

例如,游牧民族其实就是裤装的类型,那是他们经常需要骑马,穿裙装是胯下与大腿直接与马背摩擦,自然是要弄出裤子来穿,至少是有了一层保护之后皮肤不需要直接与马背形成摩擦。

再来看农耕民族,早期穿裙子是因为很多人一辈子都可能不会骑一次马,没有摩擦的困扰也就不需要动脑筋来保护,像是战国时期的赵国优先学习胡人搞单骑走马,不就来了个服装上面的胡服骑射的改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