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7章:学英国佬地干活

席卷天下 荣誉与忠诚 4378 字 10个月前

“我们也有阶级存在。”袁乔说的不是士、农、工、商,是皇族、高级贵族、贵族、平民、奴隶,士、农、工、商理念现在是已经出现,可是并没有成为国家划分百姓的制度:“哪个国家没有阶级的存在,像他们这种完全斩断平民上进的国家……不会有未来的。”

那个说法可是错了,阿三有未来,是少有的能存活上数千年的民族之一,就是阿三本来不是一个民族,是被殖民期间强制加上的理念,但他们的确没有被灭族。

必须承认的一点就是,种姓制度造就了阿三古文明的强盛,尤其是孔雀王朝时期,再来就是笈多王朝时期也中兴过,不过随后就一再沉沦。但那与制度无关,只与统治阶层有关,历史一再证明就算是一样的制度让不同的人来玩也会出现不同的结果。

厄古泰巴赫拉姆稍微露出了尴尬的表情,他所知道的是,已知世界上除了汉国之外的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都是执行“血统论”的统治,也就是“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的儿子会打洞”,相反是不讲“血统论”的的汉国才是“异端”。

绝对没有错,现如今的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真的是只有汉国显得特别,那是上古先秦的秦国先进行“有能者上”的变法,给予“血统论”致命一击的则是大泽乡的那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从夏朝一直维持到春秋战国的“血统论”在诸夏也就被终结。

桓温是世家出身,他懂事的时候就是生长在一个“血统论”重新复活的年代,不管是生长的环境还是本身的出身,源于是利益既得者的关系,哪怕知道“血统论”的危害,可是对于“血统论”是一种支持的态度。

与桓温相同态度的人真的不要太多,尤其是已经成功成为利益既得者一份子之后,谁都想着自己能富贵,子孙后代也应该一直富贵下去,真的少有人会拒绝那种世代富贵的制度,可汉国他们说了不算。

诸夏关于“血统论”的战争一直在进行,哪怕是有先秦的变法,再有大泽乡的那一句怒吼,可真的是一直都在博弈之中,就是到现代也依然是没有停止,最明显的证明就是山东曲阜的那一家子,不管朝代是怎么更替,那一家子一直存在并且活得相当滋润。

对了,事情有些改变,那就是刘彦一直没有正眼看过山东曲阜那一家子,不管多少人明示或者暗示,刘彦反正就是没想搭理,可是让那一家子烦躁得很,有点要搞事的样子。

“我们抓捕了一些刹帝利,还抓到了一个婆罗门。”袁乔需要在厄古泰巴赫拉姆获得一些建议:“他们愿意为我们效力,前提是承认他们的身份。”

“在信度,贱民只是会说话的牲口,只有吠舍以上才算是人。刹帝利主军事,婆罗门的影响力需要谨慎对待”厄古泰巴赫拉姆诚恳地说:“如果大汉想要统治这里,承认刹帝利和婆罗门的特权会是有助益的选择。”

其实汉人真的不了解阿三,诸夏的贱民就只是一个称呼,阿三的贱民则是真正意义上的贱民。

在诸夏,贵族或许能对百姓予取予夺,可百姓的忍耐是有限度的,忍不住了就掀桌子让一切推倒重来。

在阿三,高级种姓对低级种姓的压榨,连低级种姓都觉得是无比的理所当然,反抗了不但要下地狱,连投胎都没法投胎,是无限度地进行忍耐。

“……”袁乔大体上是懂了,看向桓温,问道:“将军,国内可有指示?”

桓温有些郁闷地点头。其实按照他的想法,阿三要是不服就杀到屈服,杀一个不够就杀上十万、百万,就不信阿三杀不怕。可惜的是中枢给予的命令是承认愿意合作的阿三高级种姓。

“也好。”袁乔对中枢的选择有自己的理解,厄古泰巴赫拉姆这个外人在场,有些话是说不得:“那乔便去处理。”

暴力通常是在破坏规则,战争则是最大的暴力体现方式。

古往今来哪一场战争会将所谓的规则当一回事?只要能够获取胜利没有什么是不能做的行为,一般是没有获得最终的胜利才会被谴责,要是成为胜利者就是干了再天怒人怨的事情也压根就不是事。

国家与国家的战争历来就不存在正义或是邪恶,正义其实就是胜利,邪恶则是战败。

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会因为双方手里都有底牌而互相有些忌惮,那么就很有必要讲一些所谓的交战规则,那是互相都为强者前提下的一种忌惮,绝不对有什么高尚的情操。

强国攻打小国从来都不会在乎什么规则,那是小国没那个资格去享受强者才有的待遇。就如同人想要踩死一只蚂蚁一样,哪怕是蚂蚁要求人用自己想要的方式踩死,人也依然不会去在乎蚂蚁的诉求。

“笈多不会忽视我们可能在吉塔拿多的登陆。”桓温已经踩在陆地上,背后是已经在安营扎寨的部队,前方是正在搭建渡口的工兵:“他们本来能够进驻吉塔拿多进行防御,却是没有这么干。”

挺简单的道理,笈多王朝要争取更多的盟友,那么就没有比汉军表现出强烈的攻击性和侵略性更能使一些国家害怕。那些国家害怕了,第一个选择就是靠向笈多王朝,与笈多王朝站在同一条战线来对抗汉国。

如果在汉军没有入侵吉塔拿多之前笈多王朝的军队先入内,吉塔拿多的人必然是会使笈多王朝为敌人。毕竟汉军的登陆还没有发生,笈多王朝却是蛮不讲理地先将军队入侵到国境内,等待汉军真的登陆,谁知道是不是汉军为了攻击笈多王朝的军队才进入吉塔拿多呢?

“我们已经登陆这个小国。”袁乔能猜测出正在发生的事情:“笈多王朝的特使应该早就在这个小国的国度,一直在等待我们登陆。”

“相比起登陆早就构建反登陆工事的笈多王朝本土,多一个敌人并不算什么。”桓温知道自己在干些什么事:“笈多海军被我们重创,我们是可以登陆他们的本土,可是在完善的反登陆工事面前我们的损失会很大。我们需要在这一片大陆有一个桥头堡,这个小国的国境很合适。”

季节已经到了冬季,得说的是阿三这边却依然十分温和,气温应该是在二十度左右。

阿三大陆因为寒流被喜马拉雅山给阻挡,是属于热带季风气候,终年处在高温状态,哪怕是最冷的时候大部分区域都有十五度以上,西部则一年四季是维持在二十度以上,那是因为那边属于沙漠环境(塔尔沙漠)。

桓温亲率的登陆先头部队有四万,后续还会有第二批和第三批,总兵力会达到十二万。

先头部队的划分,其中是常备军的五个师共两万五千战兵,来自倭列岛的一万三千仆从军,一千七百波斯军,三百罗马军。

最先投送上岸的是常备军部队,他们在登岸之后仅是经过短暂的休整就开始分批开拔,主要是对周边进行肃清,主要是干掉反抗的敌军和平民。

常备军出发之后,上岸的仆从军也会分批出发,他们将跟随常备军的脚步,干的却是俘虏看得见的人作为劳力,抢掠任何有用的物资。

正在搭设营盘和建造渡口的为仆从军。得说的是倭人真的很是吃苦耐劳,侍奉主人是以百分之一百二十的热情和干劲。倭人因为所生活的区域有很漫长的海岸线,对于在海边干活并不会出现什么不适应,相反是很驾轻就熟。

超过十五条由海岸向大海延伸出去的木质渡口正在紧急建造,必要的水寨也要在后续建设起来,海岸线周围的树木算是彻底倒了霉,到处都有忙碌的人群使用锯子、斧头等等工具伐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