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章 未来的大汗,你永远正确

与南宋同行 小样有型 3644 字 9个月前

在中原各高大坚固的城墙面前,强大的骑兵是无能为力的,尽管他们在野战中所向无敌。

但是鞑靼人从来都是擅于剽窃的,他们从辽、金、西夏的军队上学到了步兵攻坚的本领,改变了继往单纯依赖骑兵的战术,并且学会了运用大宋新发明的火药和从回回那里学到的抛石武器。

在战术的运用上,鞑靼人特别强调的就是部队的机动性,以远距离的包抄迂回、分进合击为主要战术特征。

他们远距离机动达到了历史上空前未有的程度,他们常常可以上百里地大规模机动,使敌人很难预料和防范到他们的攻击。

他们在战斗中亦很少依赖单纯的正面冲击,通常使用的方法是,一小部分骑兵不停地骚扰敌军,受攻击后后撤,待追击的敌军队形散乱疲惫时,早已四面包抄的骑兵则在一阵密集的弓箭射击后蜂拥而来。

他们同时还大量地编入汉和其他北方少数民族,使用汉族先进的攻坚器材担任攻城的任务,使他们在东方无论是野地浪战还是摧城拔寨,几乎所向必克。

这种战术在他们两次西征欧洲时使用的得心应手,尤其在第二次西征时,他们仅仅花费2个月的时间里,12万鞑靼军队战胜并消灭了总数达60万的欧洲联合军队。

事实上,鞑靼军队的骑兵在任何时候都无法一对一地战胜欧洲的重装甲骑兵,欧洲重装甲骑兵的长矛和重剑杀伤力远大于他们手中的马刀、长矛或狼牙棒。

欧洲骑兵的马也远比鞑靼战马高大。

但鞑靼骑兵的战略战术则是欧洲骑兵远远不及的------欧洲军队的战斗无论多大规模的军队都是在很小战场内进行的。

而且,欧洲军队有惯常的骑士之风,崇信正面一对一的堂堂正正的战斗,当他们遇见可以把百里方圆的地方做战场,且习惯迂回的鞑靼军队时,他们的确是碰上了无法想象的战争场面。

鞑靼人从来都重视谍报工作,他们派到山东地区的细作报告说流求海盗正规部队不过三万人,但是持火枪者甚众------或以数十万人来计,而且皆擅射也!

前者听了让人高兴,不过三个万户嘛------但后者听了让人发疯!

几十万手持火器,擅于射击的民众?!

整个大元不过三十万大军,不足十万火枪手------流求海盗疯了吗,他们竟然允许平民手持火器?!!

当然,他们也知道平民的火器远不及流求正规军的步枪,但是,那都和他们火枪手的火枪一样一样的。

大头目忽必烈曾经想过,若是他的三十万大军进到了山东地区,平原之地还好说------可是要到丘陵、山区和城市的地方------那种被袭击的画面实在不敢想象!

大头目忽必烈绝了想收复山东地区的雄心,只能静待变化。

然而等到的是流求海盗对大元的正式宣战。

大头目忽必烈除了大笑之外还能用什么办法来安定军心?!

幸好还有时间布置。

当基本的做战布置完毕后,大元全国上下同样开始了总动员。

鞑靼人中,男子十五岁以上,七十岁以下全部征召------他们本来就是下马牧畜,上马攻战的战斗民族。

事实上所谓的战斗民族就是指随时可以参加抢劫活动的野蛮民族。

然后全国之地开始征马,这个不分种族,鞑靼人、色目人、汉人的民马中的精良一律征用!

那些放牧的小民户不用多说,像思迭尔迷家族这样的放牧大户征用的更多。

不用多说,这是大元成立来的生死一战------连边境都不用防卫了,所有的力量必须要用上。

当然,好消息也有------流求海盗不过出动了两万人,而且还是分兵而动!

这个消息让鞑靼贵族们信心百倍,让他们顺利北上------然后群歼之!

山东地区剩下的万把千人不足为虑!!

就在大家信心百倍的时候,大头目忽必烈屏开所有人,单独召见了太子真金。

忽必烈这时开始像个爹爹一样和他说话了:

“谁让你擅自派人偷袭海盗小儿的?!”

“我以为------”

“你以为可以趁机挑唆他们的关系?!”

“------”

“如果这样可以的话,我早就安排了------你坏了我的大计啊!

我的儿子,大宋之危在于地方军力尾大不掉,我们本来可以让他们内部乱起来------那吕氏家族分明就是一个随时可以叛宋的家族,略施小计就可以让他们君臣猜忌,可是你这一手直接让他们警醒了!”

“啊------我该死啊!”

啪!

忽必烈抽了正在自责的儿子一记耳光。

“记住!错的永远是别人,该死的也永远是别人!!你是未来的大汗,你永远正确!!!”

忽必烈看着儿子惊恐地捂着脸,他的心里一软,轻轻搂过儿子说:“只要我活着,你就不要擅自主张------你连草原上的冬天都没有经过,不会知道什么要险恶。

去吧,马上带着我给你准备的五百侍卫队离开这里,去伊尔汗国吧。

以后,如果我胜了,你就告诉他们东征天竺之地;如果我败了,你就留在那里等着收拢我们的残兵。”

真金的头顶在爹爹厚实的胸膛上呜呜地说:“他们才两万人------我们不会败的!”

“不会的,当然不会的------海盗头目的小儿我听说从军了;大宋那个小儿时常在军队里厮混------我听了后很后悔,让你和汉臣在一起太久了。

你走的时候不要带任何人,我给你准备的全是我们族中的勇士!”

“我不带上王恂?!”

“不必,我要把他送给大宋处置------”

“不要啊,他是我大元的忠臣!”

“他是忠臣。我现在要他去为大元而死。”

“大汗,你说过他陪着我你非常高兴!!”

“说过------但是现在不需要了。”

ps:感谢书友澳洲老吴、明月清风、桥上行走和鱼和羽毛和钢铁的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