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六章 被改变了命运的人们

与南宋同行 小样有型 2654 字 9个月前

他们的进京仪事确实吸引了很多少女的关注,但是,同样招来的一些仇恨。

第一个就是日本国的吊唁团,当时,团长三原小井恨恨地看着高丽国吊唁团狐假虎威的样子……大恨自己没有前去杭州与王储殿下同行。

第二个就是便装站在人群中的鞑靼强盗集团吊唁团的团长真金。

前文提到过,真金同样是王储。

孛儿只斤·真金出生于1243年,他在1261年被封为燕王,1273年被封为皇太子,1279年参决朝政。

真金自幼深受汉文化影响,当政后亦作为汉法派之领袖与阿合马等理财派对立。

在真实的历史中,他本来应该在1285年因禅让事件而忧郁成疾,于同年十二月就病逝了……但是,同样由于联邦帝国势力的出现而有了重大的改变!

大宋官家赵显没有被元朝掳走,他的哥哥赵昰没有病死,弟弟赵昺也没有投海而死。

贾似道好好活到了1289年,平章阿合马也同样活到现在,王储真金也同样如此。

真金少年时代,忽必烈受当时的大头目蒙哥汗之命,总领漠南汉地事务,开幕金莲川,搜罗了一大批汉人儒士。

忽必烈把真金的教育交给汉儒姚枢,并命勋臣后代土木各儿等为伴读。

姚枢等对真金日以三纲五常、先哲格言熏陶德性,并以《孝经》作为启蒙课本教授真金

1253年夏,姚枢随忽必烈征大理,改命窦默接任师职,是为真金第二位老师。

忽必烈出征前,将玉带钩赐给窦默,对他说:“这东西是内府故物,你是老人,应当佩戴,并且让我儿子见了这个如同见我。”

同时命刘秉忠之弟子年有十八岁的王恂为十岁的真金的伴读。

王恂长期侍奉真金,经常灌输三纲五常、为学之道及历代治乱的道理,真金深受其影响。

所以,此次来大宋吊唁便把他带在身边。

两人都是身着便装在人群中观看。

ps:感谢书友清风明月的打赏。

众人都看了吕文焕给张安国私下里写的密信……在密信里,他简直把充满“王在法下”精神的《流求大宪章》夸成了天下未有过的经典之巨法!

吴大鹏呵呵笑着,说:“这家伙现在家大业大,害怕折腾和不确定……他当然希望能有一部举世承认的宪章来保护自己的家族,原先那些肮脏的生意都被他一点点洗白了。

但是大家不要忘了,恰恰是那些明白宪章是保护每一个人的文官们才会反对这个……因为他们猜出大宋的官家不会喜欢这个……”

宋子强不同意他的看法,说:“这是大宋官家亲口对战生说的,这个表态还不明确嘛?!”

这是事实。

秘书郎法善事先透露了几句之后,等他们一起到了新汴京城,大宋官家赵显亲自接见了联邦帝国的王储海军少尉张战生,而且高兴地接受了对方的联邦帝国式军礼。

当时,秘书郎法善、外交大臣侯东方在座陪同。

大宋官家赵显正式向张战生与侯东方再一次提到了立宪的事情,他亲自提到说宪章是一个好东西,只可惜强大的鞑靼强盗集团在外觊觎啊……

吴大鹏无法反驳这个事实。

但是他警告说:“无数历史事实证明,想让当权者遵守他们自己制定的法律是难上加难,甚至可能要付出鲜血的代价!

除了我们之外,没有人会轻而易举做到这一点!!”

“得了,大鸟!”

宋子强坚决不同意他的看法,说:“大宋的情况不同啊……一是他们确实给了民众天大的自由,二是他们确实有商业精神,三是联邦帝国的实例在这里摆着,不可能不影响到他们。

……我们拼命印出的那些书在大宋境内就是好卖嘛!”

这样的争执没有意义……关键是对大宋官家提出的条件适不适合联邦帝国的利益以及今后的发展。

如果借着这个机会能稍微改良一下大宋政府,这也是极好的事情。

“太顺利了……”吴大鹏仍然怀疑,“从我的官场经验看,这可能就是一个骗局!”

大家一时无语,在那面的世界,也就吴大鹏有充足的官场经验。

张安国认真地说:“我们有绝对的军事实力……就算是他们在欺骗我们,你还有其它的选择?说出来看看……”

“不不,我不是不同意与他们的合作,我当然希望一切顺利!

我也知道联邦帝国现在急需大宋北部的劳动人口,也希望有一块北方的土地来种植棉花和大豆……如果大家都等不到五年后,我赞成现在开始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