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流求考察之一

与南宋同行 小样有型 1289 字 9个月前

一个年轻人终于从小贩们的后面显现出来,他推着四轮小车,上面挂着各种书籍和报纸。

廖莹中翻看了几本,嗯,全是正版书籍。

廖莹中看他面目清秀,身材高瘦,说道:“你的书摊成本不低-------”

“在下挣个良心钱------”

“世浊浊而我独自清守-------”

“过奖,过奖。”

廖莹中挑选了几本,便丢下了一百贯钱钞。

“客官,这太多了!”

“非奖善惩恶才能正世风------待老夫回来后,还会挑选几本。你放心,等我回来后,便向那有司控告,不惩治盗版者无以扬天下文风!”

廖莹中心满意足地走了。

在客运航船上,廖莹中着重看了两本书,是上下两册,上册叫《民富论》,下册叫《国富论》。

呵呵,这样安排上下之分,难怪作者为吴明------无名嘛!

他打开《民富论》,第一句便是:先有民者,后有家,其后方有国家。

对啊,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这是常识。

早在宋仁宗赵祯时代,他爱好学习崇拜儒家经典,并首次把《论语》、《孟子》、《大学》、《中庸》拿出来合在一起让太学生学习。

也就是从那时起四书五经为太学规定的必修课程,孟子被抬到了与孔子可以并列的程度。

如果历史不发生改变,以后再也没有这样的事情了。

《民富论》中着重谈论了一些“国不知民,民焉知国”之事,又谈论了“民贫而国富者,必蹈秦之覆辙”,最后提出“大市场,小政府”的观点,对圣君一说不太恭敬。

文中还举了一些大宋的例子。

廖莹中叹息了一下,以常识入文,这是极好的,但最后过于偏激,没有圣君,何来盛世?

文中所举的大宋实例,哪个不是在圣君的引领之下?!

没有圣君的时代,必是黑暗的时代!

哪一朝哪一代的百姓不是由衷地呼唤圣君出?!

若是《国富论》也是如此偏激,也就看看罢了。